每经记者 白亚静
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短期效果立竿见影。数据统计显示,“3·25新政”之后一个月时间,上海和深圳楼市呈现量价齐跌格局。这是房价上涨趋势的终结,还是短暂停歇?对此,市场各方并未达成完全共识。有经济学家认为,“是泡沫迟早会破”。而市场参与者则认为,“每一次的调整期都是最好的入手机会”。
本期房产周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上海、深圳、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市场状况为案例,从政策层面、供给端、需求端等不同角度,详细拆解楼市的这次调整,是不是买入机会。
深圳楼市已陷入无可争议的观望期。政府部门、多家中介机构数据均显示,“3· 25新政”后,深圳楼市的成交量出现大幅下滑。
不过,对于持币待购者而言,这仍是一段焦虑、迷茫的时期,恰若蚁居浮叶,不知水流处。虽然宏观经济学家不断提示楼市泡沫,但是深圳诸多资深业内人士仍然认为,调整期恰是普通购房者最好的入市时机。
目前唯一可以观测到的是,深圳市政府正在从多个方面遏制房价快速上涨,如需求端抑制信用膨胀,供给端加大保障房建设。4月26日,深圳市政府更在土地供应端推出了现房销售制度。
观望期争辩
深圳规土委的数据显示,3月26日至4月25日,楼市新政执行一个月内,深圳新房住宅成交总套数2667套,较3月的4461套下跌40%,较2015年月均成交5577套下跌52%,较2015年峰值7494套下跌64%。
二手房方面,Q房网统计称,深圳楼市新政后的一个月里,几乎所有区域的二手房成交量都在下滑,九成降幅超过50%,部分超过70%。中原经理指数则连续多周跌破50%枯荣线。链家的数据指称,楼市新政之后的两周,门店实际看房量和签约量有所下降,但最近两周开始出现回升。
经过这一轮疯涨,深圳房价已站到历史高位,现时价格已超过绝大多数刚需人群的购买力,令之商品属性淡化,而成为资本避险的载体。
4月25日,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演讲时表示,“是泡沫早晚会破”,这一轮楼市泡沫的本质是货币超发、信用膨胀的结果,深圳市政府发布的“3·25新政”,从信用膨胀方面做出抑制成效初显。
在他看来,资本市场不同于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越强势越涨,越涨越强,越跌越抛,越抛越跌”,因此经济学家最好不要去预测资本市场走势。
相较吴敬琏教授的宏观角度,一位深圳本地国企高管则根据经验认为,深圳房价的调整期历来不会超过5个月,2007年亦如此,事实上每一次的调整期都是最好的入手机会。他预计这一轮的调整也不会超过5个月,下半年深圳楼市或开启温和上涨模式。
现房销售能否遏制房价上涨?
“3·25新政”甫一满月,深圳市政府又出招了。在房价“暴涨”区域,当地政府正试着将现房销售与土地拍卖进行捆绑。此举势必增加房企成本,进而或对土地拍卖价格产生影响。
4月26日,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挂出了一宗商住地块。这宗地块位于龙华片区,正是去年深圳房价涨幅最高的片区之一。从2014年10月至今,该片区不少楼盘达到一倍甚至更多的惊人涨幅。
观察这个最先开启深圳房价暴涨的片区,不难发现,正是一轮又一轮的“地王”,使得该片区交易活跃、投资客扎堆。2013年的龙华“地王”,土地楼面价为1.4万元/平方米,与当时周边房价大致持平,项目开盘后,龙华房价进入4字头。
2014年的龙华“地王”复制了上任的传奇,2.5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也是与当时周边房价大致相当,一年后,它将龙华房价陆续带入5字头、6字头。
作为深圳近年商住用地主要供应片区,龙华“地王”不断。然而,每一次“地王”都会带动房价快速上涨,这显然并非深圳市政府所乐见。
此次,深圳市政府在该片区推行现房销售制度,房企快周转模式将受到冲击。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房企到位资金数据分析,目前,房企开发资金一般由自有资金、贷款、预售款组成,其中预售款约占四成左右。从预售到交房期间,这部分预售款相当于房企的无息贷款,若被砍掉,势必增加房企财务成本。
至于成本具体增加多少,将视各家房企的融资能力而定。业内既有像中海、万科等能拿到债券利率低至3个多点的房企,也有融资成本高达两位数的企业。
不过,该宗地下月拍卖时,这些致使成本增加的因素,势必都将反映在房企的举牌价格上。而土地价格又将进一步传导至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