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热点> 正文

权威专家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配改革阻力大

◎每经记者李彪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六个必须。

5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分别研究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

习近平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六个必须中,收入分配制度位列其中。

习近平强调,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

2013年初,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三年多时间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推进情况如何?在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未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又该如何走?为此,《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和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

●收入分配改革一些部门和地方推进缓慢

NBD: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13年初,国务院还曾印发《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如何看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展?

苏海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意见》,我国构建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明确了改革的总的方向和目标,形成了四大方面30项政策,在此基础上,近两年又细化出台了一些政策。

其次,在制度上,收入分配中的一些新的制度,如新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等方面制度已建立或正在建立。

再次,最近几年,劳动者收入纵向有了新的提高,原来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比如城乡居民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大都有缩小。

总体来说,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格局总体上逐渐向合理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收入分配领域各种问题多数有所缓解,但部分问题特别是居民不合理的财产差距等仍然突出。

李实:多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直在推进,但《意见》出台后,收入分配改革的意见和措施,在一些部门、地方的推进比较缓慢,再加上经济增长下滑,某种程度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有所减弱。

现在中央再次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主要是考虑到社会保持稳定离不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

中等收入群体到底有多大,有不同的说法,取决于标准的划分,从缩小收入差距解决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当社会收入差距缩小的时候,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自然会扩大,当社会收入差距过大时,可能一部分中等收入群体进入了高收入群体,一部分中等收入群体进入了低收入群体中,强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多地还是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考虑。

●农民工应成中等收入群体最大来源

NBD:从近几年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来看,遇到了哪些难题?

苏海南:提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难题,可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难度很大,现在进入经济新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明显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相当大的难度;第二,调节过高收入的力度不够,特别是对过高的非劳动收入的调低还很不得力;同时,调节过高的财产,现在的相关制度、办法还不太健全。针对居民的贫富差距主要是财产差距过大问题,对包括金融资产、房产、大型消费品以及经营资产,怎么缩小财产的不合理差距,这方面的制度、办法、措施还较欠缺,还得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并加大调节力度。

李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先,要解决初次分配中的问题,而初次分配的问题更多地需要强调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真正发挥市场的调节、主导作用,包括劳动力市场要成为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没有所谓的制度障碍,而资本市场也要成为相对有竞争性、完善的市场。此外,土地市场要对土地制度本身进行改革。

这些都是要素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起来难度都很大。比如户籍制度,现在只是在中小城市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推进较难;土地制度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地方,他们不想放弃这部分利益,土地转让收益是一块大的“肥肉”。要素市场改革,在实际推进过程当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推进不顺。

其次,是再分配的问题。比如税收制度要改革,如果税收起不到调节作用,转移支付中通过政府帮助低收入群体的手段就会非常有限。类似这些问题,改革起来难度不小。

实际上,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如果只是要求城市户籍的人口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是远远不够的,农村人口尤其是占全部人口20%~30%的农民工,这部分人应该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最大的人口来源,他们有的已在城里有较稳定的工作和居所,如何让他们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值得思考。

●如何调节利益分配关系是一大挑战

NBD:经济新常态,给收入分配改革带来了哪些影响?

李实: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会有所减缓,居民收入也会相应地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与一个国家收入差距变化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引起收入差距变动的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增长方式,即是包容性增长还是非包容性增长。即使在低速增长时期,如果贫困和低收入人群能够参加经济增长过程,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收入差距仍会缩小。

实际上,未来我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收入分配公平性的进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力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和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力度。

NBD:此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再次强调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出什么信号?对接下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什么预测和建议?

苏海南:此次会议释放出来的信号就是要更好贯彻共享发展的理念,更好地保证每个中国人都进入到全面小康社会,今后向共同富裕迈进,这正是中央反复强调的,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我个人的预测是,接下来的收入分配制度既面临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就是中央的大政方针已经比较全面,理念也更加明确,改革的力度也更大了,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挑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调节利益分配关系,一部分人可能要少得益,此前占了大便宜的人甚至要吃点亏,这个阻力会比以前更大。而且,现在的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经济、社会等体制存在的弊端所决定的,因此,客观要求必须标本兼治。光抓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远远不够了,消除收入分配制度中不公平、不合理的缺陷,需要从生产关系或经济社会等体制弊端上去找根源,这个更复杂,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更高,难度会更大。

李实:最近几年在收入分配改革推进方面的进展缓慢,中央应该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央可能是想纠偏,把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一些主要的政策用在发展理念上,未来会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力度,因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离不开收入分配改革。

个人建议争取到2020年前,要把初次分配、再分配的制度体系建立起来,能够起到调节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分配不公的功能。当前虽然有一些收入分配政策,但从完整的体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把政策体系尽快建设起来,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

NBD:在谈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对此,该如何理解?

苏海南:这应该是针对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问题所谈的。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强征、强拆已经引起了民众很大的不满,未来不能再这么做。在法律上如何保障私人财产,健全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形成有恒产者有恒心创造社会环境条件,意义重大。比如个人房产70年到期后如何处理等,对这些问题肯定是要研究的。

李实:私有产权保护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人们在财产积累过程当中,总有对自己财产安全性的考虑,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收入越高、财产越多,顾虑也会越多。

城市中很多家庭的主要财产为房产,对于商品房70年使用权到期后如何过渡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肯定会平稳过渡,不可能让老百姓额外地支付很高的费用。

苏海南

此次会议释放出来的信号就是要更好贯彻共享发展的理念,更好地保证每个中国人都进入到全面小康社会,今后向共同富裕迈进,这正是中央反复强调的,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李实

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会有所减缓,居民收入也会相应地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与一个国家收入差距变化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引起收入差距变动的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增长方式。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