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国内商品市场全线重挫。黑色系再次跳水,铁矿石跌幅近4%;化工品疲态尽显,甲醇、沪胶跌逾3%;贵金属联袂走软,沪金触及一周低位;基础金属和农产品也表现低迷。市场人士分析,美联储暗示可能在6月升息,美元指数上扬至逾三周高位,令大宗商品纷纷下挫,其中贵金属与化工品跌势最为惨烈。
市场人士分析,美联储最新公布的4月会议纪要显示,多位官员表示,他们希望看到第二季美国经济增长加快,以及就业和通胀改善的迹象。如果真的如此,他们认为在6月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可能是合适的。受此提振,美元指数周三触及逾三周高位95.139点。
事实上,早在1995-2001年美元处于大级别牛市之时,黄金、铜、铝等大宗商品就展开过长达3-6年的漫漫熊途。当时伺机而入,做空贵金属、有色金属等商品期货的投资者已赚得盆满钵满。
数据统计显示,1995年1月9日至2001年10月22日期间,在美元牛市中,国际铜价自3080美元/吨起最低跌至1335.50美元/吨,跌幅高达53.96%;纽约黄金指数则自1996年1月29日的420.8美元/盎司起最低跌至1999年7月13日的256.5美元/盎司,累计跌幅达36.88%。
而回顾此前的大宗商品牛市,也都与美元贬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71-1980年,第一轮商品牛市出现,当时欧美经济处于“二战”后的“滞涨”时期,经济停滞不前,增长缓慢,而美元贬值潮中,商品暴涨,CRB指数由1971年9月末的96.8点上涨到1980年11月的334.8点,上涨幅度高达246%。第二次商品牛市则自2003年开始,至2013年,大宗商品价格再度大涨;期间原油从1998年底的10.72美元/桶,一度上涨到2013年7月的149美元/桶,随后暴跌后反弹至120美元/桶一线震荡整理。
自去年12月美联储首次加息以来,尽管美国经济数据不断超预期,但考虑到全球经济低迷和金融市场震荡对美国经济的潜在冲击,美联储并未再次加息,包括原油与黄金等大宗商品也相应地启动了涨势。
世元金行研究员王守凯认为,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美元仍未到见顶的阶段,还有做多空间。目前基于美联储政策分歧进行交易的理由变得更加充足。尽管上行道路相当艰难,但美元最终仍将上涨。
重山集团资深分析师张强认为,在美联储加息的市场预期下,近几个月美元指数保持在高位震荡盘整,尤其是通胀数据的走高和就业数据的走好,使得美联储官员对货币政策的态度越来越鹰派,这也使得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开始升温,这无疑为美元指数的走强奠定了基础。
国都期货经纪业务总部副总屈晓宁认为,在美元近三个月的震荡期中,大宗商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特别是黑色品种和有色金属,上涨幅度都很大,这表明相对比价关系下,美元和大宗商品主要呈负相关关系。长期来看,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会在自身供需和美元升值双重压力下震荡,而以黑色为主的商品则会更多关注国内市场基本面的变化。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