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华
“债转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想让债转股的政策发挥出更大的效力,就必须从机制上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去杠杆”已成为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债转股或成金融领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广发证券认为,钢铁行业去杠杆势在必行;相较其他模式并结合历史经验,债转股或是化解企业债务危机、实施债务重组的最佳出路之一。
但是,要想让债转股的政策不走偏,真正对中国经济降杠杆、防风险作出贡献,那么,就必须在顶层设计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对此,宋清辉指出,一是须防范“僵尸企业”参与债转股。当前供给侧改革正在大力深入,而清理“僵尸企业”正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二是须防范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以此托底肆意举债,然后把债权转为股权,将损失转嫁给银行。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1999年启动的债转股有力促进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的如期实现,为本轮设计“债转股”流程、建立和完善股权退出机制、甄别优质企业、改革企业治理结构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较而言,本轮债转股,强调的是坚持以市场化原则为基础,以实现“债转股”比例的市场化定价和股权退出。
“首先,债转股的对象应该是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要对进入债转股程序的企业资格严格把控,防止出现以逃避银行债务为目的债转股;其次,债转股运作过程要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政策的要求,加强对道德风险的防御;最后,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债转股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改变企业的经营状态。”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对有价值的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实施债转股,要防止出现‘免费的午餐’。”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2016年第五届金融街论坛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