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金融> 正文

基金“靠天吃饭” 富国鹏华长盛等新基成“绞肉机”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最疯狂的时候也总是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在股市里永远都是真理。去年A股突破五千点大关后,成批的新基金接连发行,单只规模轻松突破百亿的也比比皆是,然而谁也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随后的节节下挫。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的了解,在诸多高位发行的新基金中,下跌比较多、名气比较大的公司里,富国、鹏华、长盛等基金公司可谓排名靠前,也正因此,这些新基金被市场称为“绞肉机”。

而随着熊市的来临,权益类基金的发行也进入冰点,不仅规模一落千丈,延长发行期和基金公司自购的情况也频频出现,但专家指出,未来这些基金能否盈利和公司自购的关联度并无太大联系。

基民高位接盘 新基金损失惨重

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达到5178.19点的牛市高点,随后便开始惨烈下跌。截至今年6月8日,上证综指收于2927.16点,一年时间跌去2239点,累计跌幅达43.34%。创业板指数也从接近4000点的历史高点一路下跌,过去一年累计跌幅达43.93%,跌幅和上证综指几乎相同。

也正是在股指高位的时候,大批投资者都极度看好后市,而基金公司也迎合投资者努力发售新基金,但结果却是基民承担真金白银的损失,而基金公司赚的盆满钵满。

中国基金报报道,Wind资讯统计,在去年成立的新基金中,截至今年6月8日,成立以来亏损幅度超过20%的有180只,占比达到两成;成立以来亏损超过30%的达到88只,占比接近一成,其中,有10只基金成立以来亏损超过50%。

在去年成立的10只亏损超过50%的新基金中,有9只为分级基金基础份额,这些基金均在去年5月份和6月份高点成立,成立后多闪电建仓,并快速上市交易。无视市场建仓风险导致分级B和基础份额投资者均损失惨重,分级基金毫无疑问是去年公募悲剧中的最大悲剧。

在主动型基金中,亏损最大的当属长盛国企改革主题基金。该基金于去年6月4日成立后建仓过快,建仓不久股灾发生,该基金净值快速下跌,到了9月中旬便近乎腰斩,今年前两月股市再度大跌,该基金净值随之再度下跌,最新单位净值为0.46元,成立一年亏损54%。去年6月5日成立的工银互联网加则是表现最差的百亿基金,该基金成立规模达197.34亿元,和长盛国企改革主题基金类似,工银互联网加成立后闪电建仓,并快速被套,到去年9月初净值便已腰斩,最新单位净值为0.508元,逼近腰斩。发行越大,亏损越多,这类新基金无疑是投资者的噩梦。

易方达基金去年4月底和5月底分别发行成立两只百亿基金易方达新常态和易方达新丝路,其中,易方达新常态成立规模为146.63亿元,成立以来单位净值亏损41.5%;易方达新丝路成立规模高达286.63亿元,成立以来单位净值下跌30.8%。其他成立规模较大的新基金中,鹏华医药科技、融通新区域新经济、富国中证工业4.0等成立以来亏损超过40%,博时互联网、银河转型增长、中银宏观策略、融通互联网传媒、宝盈新兴产业、上投卓越制造、华商量化进取、宝盈转型动力等基金成立以来亏损超过30%。由于被套后大部分投资者选择持基不动,时隔一年他们普遍面临较大的账面亏损。

跌势延续 今年一季度基金整体亏3100亿

根据股市动态分析报道,今年一季度,市场在汇率问题以及熔断机制的影响下,整体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公募基金整体表现不佳。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基金总指数下跌6.07%,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表现差劲,整体收益率分别为-14.88%和-9.21%。由于股市回撤和权益类产品表现不尽人意,资金纷纷流入固定收益类产品,以致固定收益类基金规模急剧扩容,但收益也十分有限。

一季度各类基金亏损达到3098.1亿元,从亏损巨大的权益类基金来看,偏股型基金成为亏损“大户”,其中混合型基金亏损2222.92亿元,股票型基金亏损1194.7亿元,两者合计亏损达到3417.62亿元。规模占据公募基金半壁江山的货币基金在弱市下成为盈利主力,一季度利润313.3亿元,债券型基金小幅盈利31.88亿元。

从单只基金来看,根据公募基金的一季报显示,3926只基金中净利润亏损的基金共有2268只,占比高达57.77%,合计亏4337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一季度,如果全部资金押注基金,就有接近六成的亏损概率,而能实现盈利的基本上都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

权益类基金发行进入冰点 基金公司频自购

据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今年截至5月9日,共有258只基金成立,发行规模总计为496.84亿元,股票型基金的发行规模仅为43.35亿元,占总体规模的1.73%。去年同期,共有238只基金成立,发行规模却高达5547.77亿元,平均每只基金的发行规模为23.3亿元,相当于今年成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的2.4倍。

不仅如此,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多只基金仍然出现了滞销,不得不延长募集期。据信息时报报道,1月以来已有14只基金延长募集。其中11只为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包括招商康泰养老混合、工银瑞信物流产业股票、建信现代服务业股票、交银施罗德卓越回报、西部利得行业主题优选、万家新兴蓝筹、嘉实智能汽车、银华生态环保混合、东吴安盈量化、长盛医疗行业、泰达宏利养大数据等。基金发行俨然已进入寒冬。

在此背景下,不少基金公司都无奈的选择了自购,但是规模和次数却并无惊喜。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富国基金、银华基金、南方基金等11家基金公司都自购了公司旗下的基金,自购次数为13次,主要涉及12只基金产品,合计自购金额为1.33亿元。

具体而言,规模最大的为浙商证券自购旗下的“浙商汇金转型升级混合基金”,涉资2500万元。此外,招商基金和南方基金均两次自购,招商基金两次自购合计2000万元,今年前5个月自购金额排名第二;南方基金也出资1900万元两次自购旗下的“南方安享绝对收益基金”。数据还显示,富国基金、华商基金、银华基金等6家公司的自购金额均约为1000万元。

而对比去年同期的数据,去年同期只有10家基金公司自购,涉及的基金只有10多只,但规模累计达到2.65亿元。今年的自购规模只有去年一半。“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新基金,除了提高投资者信心外,提高基金营销成绩才是主要目的。”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年初以来,低风险的保本基金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中的主要产品,多只保本基金首募规模超过50亿元。此外,由于二级市场逐步走低,投资者信心涣散,偏股基金并不太受市场欢迎,首募规模10亿元的少之又少。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对于基金公司的大额自购,基民们不妨看成一个花絮。投资基金还是要从基金公司层面、基金经理层面进行具体分析。”该机构还强调,从过往数据来看,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与后来的超额收益仅具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