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6月15日伦敦电 记者蒋华栋报道:日前,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当前认为中国将陷入银行业危机的观点缺乏对中国银行业和宏观经济的细致观察,中国国内的高储蓄率、债务结构和银行资产负债表等因素,以及中国政府对于金融风险的化解努力,将最大程度降低银行业出现危机的可能。
目前,有观点认为,中国近年来的债务水平,尤其是公司部门债务快速上升,新增贷款很大一部分流向了生产过剩产品、利润已变为负值的企业。投资者担忧中国会出现银行业危机,进而减缓经济增长,并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负面溢出效应。
拉迪认为,尽管中国国内存在部分无力偿还本息的企业,但是中国距离一场潜在银行业危机很可能还有多年时间,这让中国获得了把信贷增速降低到可持续水平的一个窗口期。拉迪认为,中国出现银行业危机可能性较低的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尽管中国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相当高,但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也非常高。一个国家可以支持的债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储蓄与GDP之比。中国接近50%的储蓄率一定程度上能对高企的债务起到缓冲作用。
第二,中国积累起来的债务几乎全部是以本币计价的债务。自从2014年三季度以来,国内企业一直在偿还外币债务,如今外币债务仅仅相当于国内债务的5%。相比之下,其他新兴市场外币债务占总债务的中值份额达到中国水平的4倍。此外,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仍是一个大型净债权国。因此,中国不会轻易爆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危机,那场危机是由外国银行拒绝滚动接续亚洲企业所欠债务而引发的。
第三,银行业危机总是源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但在中国,银行负债几乎全部是黏性很大的存款,银行对于批发融资的依赖是最低限度的。因此,贷款加上表外资产之和大致与存款水平相当,两者之比远未达到银行业危机爆发前经常在一些国家见到的120%至150%的比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央行拥有大量工具应对潜在的银行挤兑。例如,当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通过降低存准率,监管机构就能够对银行流动性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近期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和健康程度不容乐观,不良贷款率高企未来也将造成银行业危机。拉迪表示,这一观点没有意识到,一些银行一直在积极化解不良贷款,中国各大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仍处于低水平并不断下降。例如,2015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和交通银行处置的不良资产分别占到其2014年底不良贷款余额的75%和30%。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的平均拨备覆盖率大约相当于不良贷款的150%,仍处于低风险水平上。
此外,还有部分观点认为,健康度下滑的银行最终将被迫大幅放缓信贷扩张速度,导致经济进入漫长的低增长时期。拉迪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高。这一观点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过。当时中国银行业对低效企业敞口较大,但是中国政府启动了一个大规模的资本重组项目,使银行得以继续放贷,支撑了中国在本世纪前十年的强劲增长。相比上世纪90年代,目前中国银行业不断加强对民企和家庭贷款,中国银行业对业绩不佳企业的敞口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民企的平均资产回报率是其他业绩不佳企业的两至三倍,中国家庭也有着相对强劲的资产负债表。这都将支撑中国信贷体系的良性发展。
拉迪表示,为了降低金融业正在积累的风险,中国必须积极采取行动,遏止信贷流向长期不盈利的企业。当前,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无论遇到何种阻力,已经发起的关停僵尸企业的行动都将持续下去。拉迪强调,在关停僵尸企业的同时,中国政府也正在积极考虑加快银行不良资产的注销与证券化,甚至对最弱金融机构实施局部资本重组等手段,以处置好存量不良资产。随着上述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的韧性和潜力不应被忽视,中国不会发生悲观主义者所说的银行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