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PMI监测关注的是全局,市场监测结果更多反映的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两者虽有一定差异,但其反映出来的趋势性特征是一致的
◎ 透过两个PMI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受趋势性决定因素、短期偶然性因素、季节性和外部输入性等因素影响,经济出现下行压力是正常的
最近,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PMI位于临界点,说明当前制造业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
但是,也有市场机构发布的PMI监测结果与上述结果差别较大。例如,财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财新中国通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6月份数值录得48.6%,较5月份下降0.6个百分点。
同一个月份的两个PMI数值相差1.4个百分点,且一个位于荣枯线,一个处于荣枯线下方。这很容易让人感到疑惑——究竟哪个PMI更接近真实?
其实,两个PMI的差异,主要缘于样本选择不同。国家统计局的PMI指标,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调查的3000家样本涉及大、中、小企业,也综合考虑了所处地区等因素。财新PMI的样本主要集中在出口型企业及小微企业。换句话说,国家统计局PMI监测关注的是全局,力争通过监测全面描述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后者的监测结果更多反映的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受样本选择的影响,两个PMI的监测结果有差异,但其反映出来的趋势性特征是一致的。
国家统计局的PMI数据从3月份高于荣枯线0.2个点开始滑落,6月份与荣枯线持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经济虽然运行平稳,但也有下行压力。从财新PMI的走势看,最近几个月也是持续放缓,且6月份的放缓幅度为4个月来最显著,这一走势也反映了经济的下行压力。
两个PMI对分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是因外需市场表现疲弱与低迷。
国家统计局的PMI数据显示,6月份,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但受世界经济增长疲软、美国加息预期、欧美等国家贸易保护措施、英国公投脱欧等因素影响,近期制造业外贸走势偏弱。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6%,连续3个月回落;进口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
财新PMI也显示,客户需求转弱,导致新业务总量连续两个月下降,特别是外国客户需求减弱,新出口业务量已连续7个月下降,降幅温和。由于出口型企业是财新PMI的主要样本来源之一,外需的低迷拖累了财新PMI的结果,其录得的数值也就明显低于官方的PMI数据。
透过两个PMI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受趋势性决定因素、短期的偶然性因素、季节性和外部输入性等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出现下行压力是正常的。同时,行业分化、结构调整正在加快进行,这就决定经济运行整体企稳过程中仍难免会出现波动,某月数据高一点,下月数据低一点,只要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间内波动,都属正常现象,不改变经济走势整体企稳的基本判断。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较为脆弱,增长低于预期。5月份全球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由49.2%降至48.9%,连续4个月收缩。英国公投脱欧为世界经济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可能打乱全球经济现有的贸易关系。另外,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这也会增加外需拓展的困难。因此,还应继续关注外贸形势变化对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影响。(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