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热点> 正文

万宝之争拉开“最后摊牌”序幕 局势开始偏向王石

参考消息网7月12日报道外媒称,随着万科A股于上周复牌,去年开始买入万科股票的宝能集团再次进行了小幅增持,万科领导权之争的“最终摊牌”拉开序幕。

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11日报道,宝能集团去年开始购入万科股票,并在去年12月与万科展开领导权之争。宝能首次发起进攻就激起了这家住宅开发商的创始人兼董事长王石的愤怒回应,称宝能将严重破坏万科的企业文化。

如今,战火重燃。经过6个月的停牌,万科在深圳上市的A股于4日复牌。宝能趁势杀入,将所持万科股份从24%提升至25%,触及监管门槛。而宝能大举使用杠杆也引发了对中国的信贷泡沫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企业股权之争中所发挥作用的质疑。

交银国际研究主管洪灏表示,万科之争预示着中国投资者维权行动时代的到来。“它还表明杠杆如何能够让竞争更公平,尽管也带来巨大风险,”洪灏补充道:“在这方面,万科之争类似于美国的‘门口的野蛮人’时代,那时,拥有良好及稳定现金流的公司遭到了用垃圾债券融资的收购。”

报道称,去年12月初,金融综合性企业宝能首次以万科最大股东的身份出现。宝能为企业家姚振华所创,以前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宝能的出现引发了万科的担忧,创建万科的独立管理团队此前从不必向某个控股股东负责。

“我们在中国从未见过这样的敌意收购,”胡润在追踪中国亿万富翁财富的《胡润百富榜》中表示,“这次事件如此轰动的原因之一是,它涉及的是中国最知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之一——王石。将他逐出一家多年业绩优秀的公司的企图前所未闻。”

在姚振华大举购股(使得万科股价飙升)之前,中国最大国有企业之一——华润集团是万科最大股东。

报道称,但当王石开始寻找“白衣骑士”时,他却转向了深圳地铁集团——一家隶属于深圳市政府的轨道交通企业。万科提议让深圳地铁成为公司最大股东,在这一过程中稀释宝能、华润及少数股东的股份。毫不奇怪,宝能、华润都表示反对这一提议。

6月26日,万科之争再起波澜,宝能开始进一步施压,要求召开股东大会投票罢免万科董事会。宝能称,万科董事会在王石长期休假到海外游学的几年中对其支付了过高的薪酬。王石否认自己曾推卸工作职责。

报道称,在8日刊发的采访中,王石称:“宝能成为大股东才几个月,就要罢免整个董事会、赶走整个管理层。他们真有能力管好这家公司吗?”

在试图挑战王石及整个万科董事会(华润拥有其中的三席)的过程中,宝能似乎低估了可能引发的反弹。在万科的“稳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局势开始偏向王石及其管理团队。

华润表示,该集团不支持宝能的要求。曾执掌中国最大国有能源企业之一的傅成玉,称赞万科为“中国市场少有的治理规范、公开透明的良治公司”,并呼吁监管机构保护该公司。

标准普尔呼应傅成玉的担忧称,罢免万科董事会可能导致财务不稳定,影响万科的信用评级。

报道称,去年12月,深交所要求宝能旗下深圳钜盛华解释收购万科股票的近100亿元人民币资金的来源。这家公司表示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承诺固定回报)筹集的资金占这笔投资的三分之二。

据近期文件显示,宝能系已申请——或已获批——在深交所发行280亿元人民币债券,从而为该集团提供更多弹药。不过近期万科股价大跌,以及A股房地产板块整体下滑,凸显了这种投资策略的风险。宝能对万科的大部分投资已经缩水。

报道称,姚振华则以去年股市崩盘为由,努力表明自己对万科的这场突袭符合政府促进投资的政策。姚振华表示:“我们投资万科既是去年股灾时响应国家号召的救市行动,又是‘新国十条’背景下保险资金对接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