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6日消息(记者陈玺宇)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经历了经济增长放缓和互联网金融冲击,银行也在跟过去“躺着挣钱”的状态挥手作别。曾经无数人趋之若鹜的银行工作,现在还是大家钟爱的金饭碗吗?
曾经有句俗话,形容一个人有钱——“你家是开银行的吗?”
尽管我们都知道,银行的钱都不是银行的,而是储户的;但去银行工作,还是成为很多年轻人或者年轻人父母的职业理想。
那么,银行职员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天天跟钱打交道的金融精英们,开口闭口几百万上千万的项目,他们的工作状态又是怎么样的?聊起自己的工作,他们又有什么想跟别人分享的呢?
赵先生供职于北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最近刚刚跟领导打了辞职报告。他的岗位是柜员,他说,在银行工作的这段时间里,见过的奇葩比前半辈子的都多。
赵先生:前两天刚遇到一个。根据规定,个人的客户信息都属于隐私,任何人都不能去代办涉及个人隐私的业务。比如说我去查询你的交易流水或者查你卡里面的情况,这些都是属于“我用你的身份证也不能帮你代办”的业务。
但是有的客户,比如刚遇到的这个,他就拿着拿着他爸的卡还是他媳妇的卡就来了,说帮我把他/她的流水打出来。我们就说,对不起这个属于个人隐私,不能打。然后他就一直骂,差不多骂了20分钟,他说你有什么权力去管我隐私不隐私的,我就要打。
刘先生也在某四大行做柜员,用他的话说,“客户里头,什么样的人都有。”
刘先生:客户水平有高有低。情绪上有急躁的,有沉稳的;性格上有就事论事的,有特别较真儿的……什么人都有。做柜员的话,不要带着情绪上班,如果带着情绪,特别容易跟客户产生双方对立。
李小姐今年毕业,刚刚进入一家大银行。她说,除了有些客户的不理解之外,内部要求高和工作强度大,也让员工觉得很辛苦。
李小姐:好多时候客户不理解你,只觉得你在银行工作,肯定朝九晚五轻松稳定。其实根本就没有,好多银行都是平时、周末都要加班,还是挺辛苦的。而且有些客户的素质也不是很高,你给他讲解很多问题,他没有办法理解,还觉得你没有给他服务好。
另外一方面银行对你的考察也挺多的,对你的要求很高。不会让你像过去那种,可能银行职员就是很拽,你求我办事,就不给你办那种。现在不一样,现在银行是一种服务业,就是它对服务的要求也很高。对你各方面的考察,一些指标都很细,你有一次没有做到的话,你可能就会被罚钱,也会被领导骂。其实还挺惨的。
感觉银行跟围城一样,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我们找到一位已经从银行辞职的胥先生,他之前在某省会城市的四大行工作。我们来看看他的辞职理由。
胥先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干的工作,跟之前期望、设想的不一样。进入银行之后一直干的是储蓄柜员,这个工作就是在柜台数钱什么的,做很多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跟自己之前设想金融机构、比如银行的工作完全不一样。
另外一个,它的工作内容会涉及到销售保险或者理财资金之类的产品,这个销售也跟自己的业绩考核挂钩。但其实它不是银行的产品,只是代销的;很多客户会误以为是银行发的产品,但其实如果出了问题跟我们是没关系的(所以感觉好像蒙骗了客户)。
我们也简单介绍一下银行的几大分类和业务岗位。除了央行(银行的管理机构)、国开行(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投资银行(翻译问题,实质更接近券商),我们平时口头说的或者接触的,一般都是商业银行,也分几类:中农工建交(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北京银行、天津银行、厦门国际银行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现在的业务种类很多,最传统的有三类:存、贷、汇;针对的客户,一般来说,要么是个人,要么是机构。所以,银行职员的岗位大多按照对公或者对私这样划分。刚刚发言的几位,都是对私业务,都是柜员;那从事对公业务的银行人,对自己的工作又怎么看呢?
李先生是某家城商行的行长助理,主要负责对公业务。他说,自己的工作里,有两方面压力让他觉得心烦。
李先生:第一,无所不在的业绩压力。每年的业绩都要比上年增长,压力还是不小的。当然你完成之后你就会过得很好,也没人来烦你。
第二,银行里面表格反馈的工作非常多,都是表格跟文字性的内容。一行三会有时候会发一些东西,然后让分行去反馈,或者让总行反馈;总行就会让分行来搞,分行就会安排支行去搞。
另外,总行可能有一些业务调研之类的工作,也要写大量的调研报告。这类型的工作很烦人,而且工作量非常多、非常杂。而且做好对你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比如不会有奖金,但是就是必须要做。
很多对公客户经理都会提到业绩压力很大——因为考核直接跟收入、晋升挂钩,不能不怕;但现在大家都知道,经济增速放缓,实业的生意没那么好做,银行的业务和利润,自然也很受影响。
廖先生在西部地区某地级市的四大行做对公客户经理,他说,以前是别人求银行贷款,现在经常是他们求别人上银行贷款——甲方乙方的位置,已经对调了。
廖先生:我就总结一个词吧——很困难。现在不像大家所看到的银行员工轻松坐在那里不动,其实我们也很累的。费劳力不说,如果做客户经理的话,还要出去跑。而且现在气候变了,比如贷款业务,以前还是比较好做的。现在贷款的话,就是我们出去求着别人,我们把钱贷给他,他们都不一定会要。现在甲方、乙方的角色已经转变。
不过听他们一些老客户经理说,贷款业务其实早就是甲方乙方位置互换了;只是现在我们求别人的态度可能比以前要低得更多了。
除了整体经济环境的因素,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廖先生说,来银行存钱的人变少了,自己女朋友和女朋友爸爸,都把钱投了余额宝。
廖先生:没有客户到我们银行来存钱、取钱。再加上现在存款的利息降低了,存钱的也越来越少,更倾向于网上的理财,比如说余额宝什么的,肯定收益都比我们高。我女朋友,还有她爸爸,全部都是用的余额宝,他们都不会存银行。
银行的存款低了,银行的最基本的一个东西就没了。所以说现在大家都要求我们能够走出去营销,但是走出去营销其实也没有人有很好的办法,也没有总结和分享,大家都是自己各顾各的。
编辑点评:
跟任何行业一样,银行业也有自己的发展期、成熟期、全盛期、衰退期。尽管遭遇经济增速放缓和互联网金融生长的两大影响,但在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市场环境下,银行业以其创利水平和人均收入,仍将不少行业都甩在身后——这一点,无可讳言。是否是好“饭碗”,看看每年削减脑袋往里挤的毕业生就知道。
不过,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有序开放和金融脱媒的行业大势,未来会有更多国内外的竞争者——尤其是对金融业务虎视眈眈的科技巨头——进入赛场,欲与目前的银行分食一杯羹;另一方面,伴随我国政府不断强调和深化“金融业是实体经济的服务者”而非食利者,银行也会不断回归其专业属性和服务属性,服务水平与运营效率会成为银行能否生存的关键。届时,银行的竞争会更激烈,创利会更有挑战,对员工的要求会更高;这个“饭碗”未来好不好端,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