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金融> 正文

首份数字普惠金融报告:地区间差距正在缩小

中新网北京8月5日电 (记者 杜燕)最新公布的中国首份披露城乡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5)显示,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地区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且部分指标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有更好表现,展现出“弯道超车”的可能。

 

“数字金融”的定义,外延相当宽泛,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带给人们是更加便利、多元、开放的金融普惠服务。“数字普惠金融”则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综合性功能。

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等编制出一套科学、准确、全面地刻画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在总指数之外,还包含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以及支付、保险、货币基金、征信、投资、信贷等分类指数。

指数结果显示,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地区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在部分指标上,中西部地区甚至比东部地区有更好表现,展现出“弯道超车”的可能。2011年最高的上海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是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4.9倍,而这一差异到2013年缩小到1.9倍,低于传统金融,到2015年这一数字更是缩小到1.5倍。

在省一级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榜单上,上海、北京、浙江位列前三。在337座城市排名中,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前十榜单的分布与省级指数类似:基本位于东部。其中杭州排名第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最靠前的城市。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相对于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更好的地理穿透性,形成更强的地区覆盖度,使得落后地区也可以享受到相对更多的金融服务。

金联储相关负责人认为,与传统金融机构将主要资源分布于人口、商业集中地区的状况相比,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覆盖面更广泛。移动互联网让“普”成为可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又做到了“惠”,让服务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同时,通过大数据甄别和计量风险,使缺乏信贷历史的用户也能得到金融服务,也能实现“普”和“惠”。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创新降低了客户准入门槛,使得金融服务的平民化趋势日益凸显,使得通常难以享受金融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得到回应,体现了“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完)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