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产权改革不是搞私有化,员工持股不能成为瓜分国有资产。虽然国企在经营中遭遇诸多困难,我们也不能视之为经济发展的包袱,而应当全面深化国企改革,让国企在变革中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最终成为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经营的经济主体。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昨天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即将发布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意见》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分别选择五到十户企业,国资委可从央企所属企业中选择十户企业开展首批试点,首批试点原则上今年启动实施,2018年年底进行阶段性总结,再根据情况适时扩大试点范围。(相关报道见A14版)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员工持股改革实施的主体,鉴于这一主体数量和资产规模庞大,相关改革影响的范围必然十分广泛。据国资委有关报告,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119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47.6万亿元,而中央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近7成。也就是说,未来有关员工持股改革一旦铺开,将涉及全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这无疑会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国企员工的生产生活。
长期以来,国企最致命的问题是员工主人翁意识缺位,进而产生企业活力不足、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公司治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开展员工持股,实施股权激励,被认为是解决主人翁意识缺位问题以及深入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而在员工持股方面,民营企业有不少经验值得即将展开试点的国企学习。
国内有华为、平安、阿里巴巴等一批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的民企,这些企业的员工通过持有股权获得红利,员工的职业生涯与所在企业的发展捆绑在一起。员工分担风险的同时,也分享企业发展和改革的成果,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同时,持股员工可选举股东代表参与企业运营,这也改善和提高了企业的治理水平。华为目前已成为中国制造崛起的象征之一,而其成功与员工持股密切相关,设计精巧的员工持股计划,在吸引、凝聚、用好人才方面给华为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员工持股好处多多,但涉及到数量众多的国有企业。有关改革总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复杂,国企想要复制华为的成功并不容易。对国企而言,职工持股已经是个老话题了。上世纪90年代,为了推进股份制改革,一些企业搞了职工持股,期间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做法,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产生了不良影响。之后有关部门冻结了企业内部职工股票,同时采取措施予以规范。到了2002年,又一场另类“员工持股潮”兴起,一些国企实行以“国退民进”为特点的管理层持股改革,引发了国资是否被贱卖和合法侵吞的大争论,有关改革最终也被叫停。
过往的教训表明,一些原本为增强企业持续发展动力的员工持股改革,不小心却异化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斗。为避免这种情况重演,在即将发布的《意见》中,国资委为保护国有资产画下红线,明确了公开透明、坚持增量引入等原则,规定员工入股应以货币出资为主。同时,国资委特意放慢了改革的步伐,缩小试点范围,拉长试点时间,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争取找到一套可复制和推广的国企员工持股制度安排,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国有企业的内在活力。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是广大人民分享改革红利的重要途径。国企产权改革不是搞私有化,员工持股也不能成为瓜分国有资产。虽然国企存在各种问题,在经营中遭遇诸多困难,我们也不能视之为经济发展的包袱,而应当全面深化国企改革,让国企在变革中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最终成为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经营的经济主体。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