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注册规模实际已突破千亿元
■本报记者 苏诗钰
今年,“绿色金融”无疑将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从首次亮相G20到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已然成为全球首个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
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数据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今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达到346亿美元,已逼近2015年全年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其中,中国发行了超过8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而且第三季度开始还在上升。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徐光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债券将从这两个方面助力绿色发展,一方面是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撬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降低绿色企业和项目推进成本;另一方面则是能够有效解决银行期限错配问题,增强绿色企业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论从哪种标准来看,中国在绿色债券市场的主力地位都不容撼动,一方面源自全球气候形势所迫,外在约束趋紧;另一方面源自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内在诉求增强。”徐光瑞告诉记者,2016年以来,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注册规模实际已突破千亿元。据CBI预测,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到2018年能够达到每年3000亿美元的发行量。中国对绿色债券的需求较其他国家更多、更强,未来三年的年均发行量估计在4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曹兴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金融涉及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债劵金融工具去推进环保政策,应回到债券公开发行与私募发行和国家产业政策的理解、执行上面。
徐光瑞表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绿色金融必将有力助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的来看,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绿色债券有望成为撬动绿色产业发展的‘杠杆’。”徐光瑞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