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的持续低迷,并不能阻止资金疯狂涌向被称为“一级半市场”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Wind数据显示,上周,以股票市价与定增价格比较,一年期定增项目平均折扣率仅为8.54%,创近期的新低。这个数字比前一周下降30.91%。折价率频创新低源于机构对优质定增项目的报价愈加骁勇,竞争白热化,上市公司定增成为“卖方市场”。
定增市场炙手可热的背后,是资金汹涌而来与优质项目稀缺导致的“资产荒”。今年以来,数以百亿元计的公募定增基金产品成立,同时数量更为庞大的专户类定增产品扎堆面世,但遭遇了定增市场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审核,供需失衡迫使许多投资经理以非常规手段来抢项目。
好项目靠抢
对于深耕定增市场多年的投资老手来说,当前近乎疯狂的定增争夺战是一种煎熬。
以日前刚完成定向增发的天成自控为例,公司的定增预案中,发行底价为每股27.69元,而从参与定增的机构和个人报价情况来看,仅一家机构报出底价,其余机构和个人的报价一路攀升,最高者达每股46.3元,高于当时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最终,天成自控定增的实施价格为每股42.55元,较发行底价大涨53.67%。
未能成功中标的某机构投资者用“出乎意料”来形容这次定增。在他眼里,虽然上市公司未来前景看好,但在当前市道下,以超过40元的价格参与定增仍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该机构投资者相关人士表示:“从参与人数来看,52名报价者中,仅10名的报价在42.55元以上,说明大部分参与者是理性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涌进定增市场的资金量实在太大,催生了不理性的投资行为。”
该机构投资者所说资金大量涌入可从公募定增基金产品中窥见一斑。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成立的以定增市场为主要投向的封闭式基金多达14只,合计募集资金量达240.72亿元,尚处于募集期的还有3只定增基金产品。去年仅有4只公募定增基金产品成立。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不少公募基金公司也正在准备推出新的定增基金产品,加上为数众多的定增类专户产品,借道公募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资金量会更加庞大。
这些资金被许多市场人士视为“搅局者”,它们在定向增发报价中的凶狠和精准令人咋舌。在天成自控的报价中,报价每股42.55元以上的10名投资者中,有6名是公募基金,最终全部入围。这种敢于超出市场预期高报价的行为,令定向增发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引发部分上市公司待价而沽。某定增基金的基金经理直言:“对于优质的定增项目,我们不会计较几元钱的价差,抢到足够的筹码最重要!”
与未来对赌
有趣的是,即便是对高报价嗤之以鼻的投资老手也坦承,在当前时点,参与定增仍是着眼于长期投资的最好方式。
一位顺利完成一单定增项目的投行人士表示,参与定增的客户着眼的都是一年以后的投资前景,而市场低迷时,往往是他们开启定增“盛宴”的良机。
被资金哄抢的定增项目,部分都有从表面看不到的潜在价值,或者反映在主业扩张的蓝图上,或者反映在未来并购的想象上,又或者存在资产注入或重组的预期。这些项目获得高报价,在当前时点来看存在不理性因素,但从更长时间段来看,应该说有其必然性。
在某上市公司定增报价中失手的老朱向记者感叹说:“如果能料到如此火爆,我还是愿意报高一点价格,哪怕拿的筹码少一些。”他向记者透露,通过定增的路演或机构上门拜访,大致能知道上市公司在定增后的规划,对于未来股价走势会有所预知。一般情况下,成功中标定增的投资者会与上市公司达成更深层次的默契,不排除通过“抽屉协议”等形式给定增参与者吃颗“定心丸”。
不过,并非所有定增项目都会获得资金青睐。在部分项目频遇高报价的同时,一些上市公司的定增仅以底价实施,二级市场跌破定增价的情况仍有发生。对此,嘉实基金的基金经理柏重波表示,参与定增要重视项目质量。如果质量足够好,价格折扣小一些也可以接受,但如果质量不理想,即使上市公司给出的价格折扣非常大,投资者也要谨慎。
憧憬A股行情
春江水暖鸭先知。定增市场出人意料的火爆令部分投资者嗅到增量资金入场的味道,也令他们对A股下一阶段的行情萌发乐观预期。
“虽然现在二级市场情况比较差,但我们明显感觉到资金正在快速涌入A股,只不过现在的方向是定向增发。虽然我们还没推出定增方案,但已有很多机构、牛散来联络感情,这也算是‘资产荒’的一种表现吧。”某上市公司董秘认为,这说明,A股已开始受到场外资金的关注。在房地产市场投资风险加大的背景下,这个洼地已凸显相对投资价值。
上海某基金公司的高管表示,从目前时间点来判断,在各种大类资产中,股权类资产仍是预期收益最高的,也是未来投资者可以“赚大钱”的最好工具。虽然从传统产业来看,中国经济仍将持续下滑,但新兴经济的崛起也值得高度关注。通过定增市场,众多上市公司大举收购新兴资产,令资本市场逐渐实现结构性转型,可以分享新兴经济发展的硕果,其投资潜力不可忽视。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崔晨表示,在存量博弈市场中,将采取自下而上选股的策略,比较偏向于在成长股里找机会,较为关注电子、新材料,传媒行业。目前看来,个股选择的准确性比仓位把控更为重要。基金经理需要不断精选个股,对于投资操作的节奏和波段也需精益求精。记者 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