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家投资人之间紧张对峙,3个月后,究竟谁能干掉谁?
文|杨倩 采访|杨倩 李碧雯 编辑|马吉英
共享单车领域又起波澜。9月28日,摩拜(Mobike)B轮投资人、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终于按捺不住,发檄文高调对朱啸虎“宣战”:“年内ofo若能超过摩拜,熊猫合伙人将在国贸裸骑。”
毛圣博认为,“流量干爹是很重要,但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他指出滴滴虽有流量优势,也不能遮盖巴士、租车业务上的败笔。朱啸虎则向《中国企业家》回应道:“这是羡慕嫉妒恨。”
回顾事情的缘起,ofo单车周一(9月26日)宣布获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不到一年完成五轮融资。未来滴滴平台将接入ofo,双方在城市短途出行上全力合作。公布融资消息后,ofo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发朋友圈表示,共享单车之役将会像拼车、代驾一样,在90天内结束。
关于投资过程,朱啸虎在分答上解释道,“投ofo时金沙江已经和滴滴打过招呼,是帮滴滴做早期布局,防护侧翼,等到时机成熟时滴滴再入场,加码并且镇局。今天中国互联网不是公司间的单打独斗,而是整个生态体系的集团军作战。中国互联网一直是流量为王,所以滴滴的入口价值很快会显示出威力。”
从行业来看,单车已经成为2016年的新“风口”。
智能电动单车轻客在今年8月完成1.5亿元B轮融资。9月23日、27日,优拜单车、小鸣单车更是还未上线就宣布天使轮融资。似乎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就成了资本穷追不舍的香饽饽。目前来看,ofo和摩拜是这条赛道的领跑者,虽然尚在跑马圈地的市场阶段,但二者未来或免不了直面厮杀。现在,两家投资人之间已经紧张对峙,3个月后,究竟谁能干掉谁?
「 创新之辩 」
对于ofo这名竞争者,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针锋相对地表示,“摩拜不论在产品、技术,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上,都为中国的城市出行市场带来了一阵清风。创业竞争在所难免,我们希望看到类似摩拜的创新者,而不是只会趁着风口做一只copy pig。”
从运营模式上看,ofo和摩拜本质上都是分时租赁经济,而非纯粹的共享经济。对于运营方来说,低返修率是最重要的考量。
ofo大部分仍然是自营单车,虽然一部分车源来自校园“僵尸车”和校友共享,但只占10%的比例,每辆车成本不到300元,与普通单车的区别是统一喷上黄漆、加锁,并在校内组织专门团队维修、调配。
摩拜是彻底的B2C,自主造车的重模式令前期投入数额不菲,早期每辆车成本为6000元,量产后才降到3000元左右。摩拜对公共自行车的痛点早期做了很多调研,在技术、产品上有较多创新积累。从“四年免维护”的角度出发,研发了独特车型,5条幅轮毂、铝材车体、实心轮胎、不加装篮筐,智能U型锁内置物联网和GPS芯片可以实时定位,并通过骑行产生的动能充电。
上述细节都是为了保证这辆小车能够在风吹日晒雨淋中坚持1460个日夜,维护费用自然大大降低。不过,车身因此重达25公斤,车座高度无法调节,对于个子高的人来说,骑行不太舒适,也影响了用户体验,被知乎上很多用户吐槽“反人性”。
ofo上线一年来,目前已有近7万辆共享单车,服务全国20座城市超过150万的校园用户。摩拜上线不到半年,现在只开拓了北上广三城,面向城市白领,投放单车总量为2万余辆。上线100天,完成了注册用户20万的目标。
从数据上来看,运行一年多的ofo比起上线5个月的摩拜更胜一筹,但ofo接下来必须要跳出校园,接受更复杂情境的考验:维修成本会大大提高,丢失率、报废率都将大幅增加。即便按照ofo平均每辆300元的成本计算,以滴滴攻城拔寨、垄断通吃的打法,在全国主要市场投放,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面对蜂拥的后来者,如何快速跑在前面也是个难题。
滴滴的加持,虽然在平台导流上对ofo有助益,并且能收割一批校园用户——未来的滴滴高频使用者,但是真正深入到共享单车这个细分领域,滴滴却并无太多优势,是否会重蹈滴滴巴士、租车的覆辙呢?
「 两大困局:单车“无主”、盈利困难 」
作为公共自行车的替代和补充,共享单车以互联网思维化解了前者的弊病,实现无桩化、价格低廉、手机注册高效省时。但这一“人人有车骑”、需求与供给完美匹配的实验,仍然遭遇了现实中的尴尬。
共享单车常被拿来与Uber类比,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无主”状态,虽然产权归属运营公司,但实际上运营者无法掌控,使用者也并不会对维护上心。以ofo为例,防盗门槛比较低,好车被破坏车牌、加锁、盗走的窘境比比皆是,校园论坛上甚至流出了各种ofo“密码攻略”,结果是校内的好车越来越少,坏车却越来越多。
摩拜的处境也不乐观。摩拜向《中国企业家》提供的照片显示,在北京推出业务不到一个月内,有大量单车被骑到五环外的工地、仓库,随意搁置或据为已有。在上海,即便有各种防盗技术加身,摩拜仍然遭遇各种低素质用户的奇葩对待,违停、破坏二维码与坐垫、将车从阳台抛下、扔到河里……摩拜CEO王晓峰曾透露,摩拜单车在上海的损毁率超过了10%。
目前的监管方式还是以用户举报为主。一旦核实举报有效,摩拜举报用户就会获得相应的信用积分奖励。摩拜近日还推出了自动扣款,对骑出运营区域的严厉禁止,实施五环外大部分区域区别计价,每半小时100元,同时鼓励将车骑回城区。
为了加强个人监管,摩拜还与前海征信达成合作,用户的信用分值将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偷盗等不法行为。而对于摩拜、ofo这样的新生事物,公安介入时,涉案价值难以判定,目前也没有相适应的商业险种。
除此之外,共享单车不能回避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盈利,毕竟它不是一项公益事业。发展初期的摩拜和ofo都表示,暂时不考虑盈利,先做规模。不过摩拜、ofo分别会对用户收取299元、99元的押金,这笔资金沉淀也相当可观。
单车租赁过去一直是政府主导,但成效并不乐观。因为单车服务站点、停靠系统建设前期投入大,后期维护成本高,需要持续补贴输血。纽约公共自行车依靠花旗银行赞助,每年仍然亏损数百万美元。中国运营最为成功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仍然难以盈利。去年是它最接近盈亏平衡点的一年,收入依靠广告和向其他城市输出系统,依然亏损500万元,需要公交收入进行补贴。截至2015年底,杭州市政府用8年时间投建了3500多个停车点、8.4万辆车,补贴了数亿元。
按照摩拜单车3000元的成本,一辆车日均使用5次,每次1块钱,每年有效骑行时间300天,一年下来,一辆摩拜单车的收入是1500元,需要2年才能回收成本,似乎并不划算。
虽然问题和考验仍然很多,共享单车仍然引领着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的趋势。一二线城市地铁线路快速发展,意味着最后1~5公里的短途出行仍然有巨大的刚需,骑行将越来越受青睐。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共享单车毕竟为公众出行带来了更多选择。
未来,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如果互为补充,将更好地利用已有资源、提高出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优拜单车已瞄准了20万闲置的公共自行车存量资源,在停车桩、扫码解锁上做出改进,后期维护由赞助方负责。10月之后将在上海试运营。
理想很丰满,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共享单车能走多远,我们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