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6年会上,由阿拉善SEE基金会、爱德基金会、陈香梅公益基金会、恩派、中国扶贫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同佳岸慈善基金会、微公益、新华公益、壹基金、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联合共建的首个“中国好公益平台”正式宣布启动。
这是中国第一个将优质公益产品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效对接的平台,将通过整合各界资源,加速公益项目产品化和公益产品规模化,高效、精准、大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
公益产品缺乏有效供给
近年来,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末,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达67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2.9万个,社会服务机构33.6万个,基金会5038个,遍布教育、文化等14个行业领域,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社会组织普遍面临着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优秀的公益项目覆盖面小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欠缺研发与筹资能力、项目落地支持能力不足以及缺乏规模化的模式、资源支持和落地伙伴等方面。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推进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2012年至今,中央每年都拨付2亿元支持各地购买和撬动地方财政投入。地方在寻找和扶持公益机构和项目上也投入不菲。 因此,公益行业亟需把优质公益项目的研发方和地方枢纽机构、各地的一线公益组织有效联接起来,帮助优质公益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复制、开源等不同方式进行规模化发展,从而增加优质公益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此次启动的中国好公益平台致力于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促进针对真实社会需求的公益产品的规模化;二是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三是夯实公益信任体系,成为公众寻找可信赖公益产品的窗口。
中国好公益平台召集人徐永光
中国好公益平台召集人徐永光在发布会上表示,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创新的方法,其中包括公益创新的解决方案。公益创新只有规模化,才能形成有效供给,彰显创新的价值。当前一些公益组织已经创建了不少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品牌项目,但缺乏规模扩展的冲动,更缺少推广复制的资源支持和能力;而大量二三线、三四线城市所在地区的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团体缺乏专业知识和项目研发能力,面对巨大社会需求,心有余而力不足。好项目短缺,也给政府加大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有效使用资金带来了障碍,低效使用资金的案例比比皆是。各地的公益组织枢纽机构和孵化器都有强烈愿望引进优质的公益项目到本地区,促进本地的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发展。
徐永光指出,中国好公益平台的功能就是发挥各方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共建合作平台,打通供需渠道,把优质公益项目的研发方、品牌创建方和渴求好公益项目的地方枢纽机构、一线公益组织有效联接起来,帮助优质公益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复制、加盟、开源等不同方式进行规模化扩展,从而增加优质公益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六方联合打造权威平台
中国好公益平台由联合共建机构、战略合作伙伴、品牌创建机构、枢纽合作基地、项目示范机构、指定服务供应商共六大类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合作。六类利益相关方机构将根据准入和退出机制,保持动态发展。
联合共建机构代表、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宋波
据联合共建机构代表、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宋波介绍,目前中国好公益平台联合共建机构共有15家,而这一名单还将持续增加。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胡小军认为,打造中国好公益平台,既能给缺乏项目的社会组织提供好的产品;也能让那些公益好产品被复制推广,进而打通政府、市场和社会,更大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
新浪微公益总监杨光则表示,将借助自身平台优势,助力公益机构扩大新媒体传播效应。
此外,发布会还为品牌创立机构、枢纽合作基地进行了授牌仪式。
首批22个优质公益产品公布
发布会上,第一批通过初步筛选的22个品牌创建机构及其优质公益产品公布,这批公益产品涵盖了教育、环保、禁毒、助老、社区工作等多个领域。中国好公益平台将通过引进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为这些优质公益产品的规模化提供加速服务,并通过与各地枢纽合作基地的合作为好产品的规模化搭建渠道,使其获得规模化推广。
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总干事方树功在代表品牌创立机构演讲时表示:“我们需要中国好公益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把老人心灵呵护项目做成开源项目,任何组织都可以很方便地学习使用,联合社会公益、为老服务的资源一起为生命服务。”
未来,中国好公益平台将为更多公益机构提供服务,不仅为公益项目产品化和公益产品规模化提供助力,还将成为社会公众了解与寻找优质公益产品的权威平台,搭建起公益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助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推动解决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