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DT财经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发布了《八年双11,见证一个新经济体的到来——2009-2016双11数据年鉴》。这是首份全方位解读八年双11数据的报告。
2016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交出了1207亿元成交额的成绩单,开启了新零售时代。过去八年见证了互联网消费的变革,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诞以及大数据作为“新能源”给新零售带来的创新。从这些数据纵向观察,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一个新经济体崛起的过程。
这份八年双11数据年鉴解读全景展现了这一消费狂欢盛宴的发展史。透过八年双11的数据,你能看到一个变化升级中的中国经济新图景。移动端正在成为新零售的新驱动力量,商家的数量规模在增长,所触及的品类更加多元。消费者的网购客单价在持续增长,他们所偏好的商品品类在升级和趋于个性化。
新零售、新经济来临
庞大的网民是新经济体蓬勃发展的基础,手机网民、线上购物、网上支付用户都在逐年增长,短短6年时间平均增加了3亿用户之多,也更进一步说明互联网消费已然势不可挡。
但让人们消费热情达到顶端的,还要属各种购物节。相比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和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疯狂程度都无法和双11媲美。
从2012年开始,双11购物节就开始发力,特别是2015年的差距越发明显,是网络星期一和黑五的3倍,可见其热情之高。
双11被赋予新意义,移动端占比超八成
毋庸置疑,这个总成交额是极具吸睛力的,但阿里巴巴不仅是为商业而生,双11正在被赋予新的意义。
2009、2010年,双11消费者几乎都在使用PC端下单购物,但从2011年开始萌生了新的活力。随着网络设备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成熟,2016年双11,无线成交占比已经超过八成,订单量远超过PC端。
无线交易的品类也从单一性向全品类延伸,美妆,家电,手机等品类都有涉及,而对于单价较高的品类,消费者们更多的还是通过pc端进行购买,毕竟这些需要三思而后行。
双11背后生态体系惠及延展到各处
八年的双11历史,对剁手党来说不过只是抢单付钱的事儿,但其实每一单交易顺利完成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整个阿里生态体系的支撑。
从2015年双11开始,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就加入到了双11大军中来。而到了2016年,使用其进行交易的比重占到了20%,且不仅用于购买商品,消费保险和新型理财也出现其中。这一系列的消费链,刺激了人们在双11的消费,也提供了更多不同的选择。
物流是双11另一个大话题,每年的双11几乎次次爆仓。菜鸟物流的出现,通过智能化服务,基于大数据,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把包裹送到消费者手中。
但双11对菜鸟物流来说仍然是一场硬仗,从2013年的1.52亿,短短3年时间增长到了6.57亿,面对这6.57亿的挑战菜鸟物流通过临时加仓,众包物流以及采用聚单直发绕过中转站等方式极大程度缓解了物流的压力。
再者,在这份双11报告反映的不止是各种买买买,背后巨大的社会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电子商务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就业的贡献也是极大的。据2016年3月的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阿里仅零售商业生态(不包括B2B,外贸等)带来的直接就业机会就超过1500万。在2016年双11期间,参与配送的快递员就超过了268万,这些发展机会和机遇都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惠及到了社会各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