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2日 日前,兴业银行专门为私人银行客户及其子女举办的,围绕“家族财富管理与精神文化传承之道”的第二届菁英传承俱乐部活动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外商界、学界的专家和媒体大咖与年轻的私行客户子女面对面交流,答疑释惑,对症下药解决家族企业继承人面对的诸多抉择困难。
“‘菁英传承俱乐部’已成功运作两年,它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企业家二代提供学业教育,而是有针对性的继承人培养计划,通过提升企业家二代德商、志商与财商等素质,帮助他们扩大视野、拓宽思维、拓展人脉,提高继承并光大家族事业的潜能,从而帮助私人银行客户实现家族传承。”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薛瑞锋介绍。
支持“富二代”向“创二代”转型
“创造财富明显比继承财富更让我兴奋。”家族从事国际贸易生意的顾丽莎表示。
不少家族企业接班人有着海外留学背景,成长理念较之父辈存在诸多差异,他们自我规划性强,渴望独立创业,证明实力,最需要坚定信心与经验积累。
顾丽莎正在美国知名大学攻读金融专业三年级,计划毕业后到华尔街历练,进入国际投行工作。在俱乐部活动中,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鼓励年轻人不吃老本、独闯天下,并给大家带来的全新投资观念,让憧憬投行事业的顾丽莎觉得“有了一些方向性的东西”,而王煜全分享的投资经验,让顾丽莎坦言“难能可贵,受益匪浅”。
同时,在模拟私董会的环节,顾丽莎和其他同样怀揣创业梦想的企业家二代面对面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设计创业时可能面临的难题,探讨克服的办法,“这个过程使我对自身定位及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顾丽莎如是说。
现场专家建议,“创一代”们可以转变思路,允许受过良好教育,有冲劲、有想法的接班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创事业,在社会上积累经验,厚积薄发。事实上,支持“富二代”向“创二代”转型,看似没有直接继承家业,但很多时候继承人自我的成长、历练与成熟,也是促进家族事业光大永续的另一路径。
给予继承人从失败中成长的机会
陈家欣是从一家名校走出的高材生,但在加盟鞋类生产制造的家族企业之后,因为没有社会阅历和管理经验,总感觉受到公司元老的排斥。回归家族企业,陈家欣最常流露出的是在家人、朋友和同事们面前的不自信。
在兴业银行“菁英传承俱乐部”活动中,李秀娟的一席话让陈家欣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能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李秀娟指出,国内的“富二代”事实上很有优势,海外求学背景铸就的国际化视野,加上比先辈丰富得多的互联网知识,应当无惧荆棘,高瞻远瞩。深受鼓舞的陈家欣感言自己“终于有勇气去面对那些不信任的目光”。
参加论坛的专家认为应该给予从小过着优渥生活,抗压能力较弱的年轻接班人更多信赖与宽容,给予他们机会,哪怕会失败;鼓励他们尝试,哪怕会受挫,用一定的试错纠错空间,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使他们真正背负起巨大的家族责任。李秀娟还对企业家二代如何分阶段培养IQ、EQ和AQ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陈家欣的父母也认同给初出茅庐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哪怕试错。“阅历和经验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要想大展拳脚,就得不计较一时得失。倘若失败,所有的损失就当我们给女儿交了学费。”
家庭团结是家族企业枝繁叶茂的重要因素
家族企业枝繁叶茂,其传承不单单是财富的继承,还是价值观的认同与家族成员间和谐关系的延续。一些家族企业在二代接班时会遭遇“父子对抗”的尴尬局面,欧阳正是一个例子。
两年前,欧阳作为CEO接管了父亲的服饰企业,父亲转任公司董事长,变成企业的监护人。虽说父亲一再表示不插手企业实际运营,但还是时不时给欧阳“提意见”,或者径直走到欧阳面前,告诉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欧阳总以“老爸,你别管这些事啦”作出回应。时间长了,儿子抱怨父亲“垂帘听政”,心底逆流汹涌;父亲觉得儿子翅膀没硬,凡事不虚心,无论在公司还是家里,父子间矛盾激化,关系日益紧张。
汉诺基协会主席Willem Marius Van Eeghen是此次兴业银行“菁英传承俱乐部”活动的座上宾。汉诺基协会的会员全部为两百年历史以上的家族企业,Willem Marius Van Eeghen分享这些企业铸就“不老神话”的六大关键因素:需要世代增加资产、善于承担风险、锻就人才、培养领导力、家族企业的结构化框架和家庭团结。他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团结”,是对大家庭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而家庭团结需要活跃、开放、富有建设性的沟通,基于公平、合理原则的竞争力,还有及时的冲突管理机制,适中的绩效奖励机制,以及强大的家庭领导力与治理机构。
“财富、价值观与和谐的关系,只有这三种要素传承得顺利,家族企业才有可能永续。”欧阳从Willem Marius Van Eeghen的分享中获得了感触。通过与专家的深度交流、同龄人的真切沟通,他终于解开了对父亲的心结,也有信心更好地处理作为“创一代”的父亲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协助父亲共同光大家族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