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金融> 正文

许维鸿:股指期货的“紧箍咒”该松一松了

作者 许维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近日,有媒体报道股指期货将要松绑。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回应表示:中金所一直在研究论证相关工作,促使股指期货发挥积极的市场功能。

2015年股市剧烈震荡中,股指期货被认为曾对股票行情的波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后期指被采取限仓等一系列“最严”限制措施。不过,股指期货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其作用不可或缺。而股指期货对股市的作用也应客观、全面认识,股指期货在改革阶段利大于弊,套在股指期货头上的“紧箍咒”也是时候该松一松了。

中国的股指期货交易始于2010年4月,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进入了新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的资本流动使得金融市场波动越发剧烈,没有衍生品的金融市场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意味着流动性脆弱、风险敞口过大。因此,在散户交易依然占据主体的A股市场,股指期货稳步推出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起到了增加资本市场风险管理手段的作用,提升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总体上有利于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市场功能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股指期货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发挥稳定器的作用,与不同投资者交易博弈的格局密切相关。中国股票市场散户比例较大,绝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在股票投资中赚少赔多。个别机构变相操纵市场,带来股市“羊群效应”十分普遍,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波动。股指期货的最大功效在于,专业金融机构通过股指期货对手中的股票现货进行套期保值,配合资金成本管理,实现股票市场投资行为的“机构化”,这有助于完善股市的内在稳定机制。同时,金融衍生品恰恰为金融投机找到了“宣泄口”,进而为股票现货市场吸引增量资金,对于扩大股票市场规模利大于弊。

“十三五”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关键期,需要现代金融的支持,而股票市场是最典型的直接融资平台,对于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一个良性发展的金融市场,必须客观看待投机与投资的关系,专业监管下的投机交易对市场利大于弊、应该鼓励。中国的股指期货容纳了“合法”的投机交易,为机构长期持有A股、扩大股票持有规模提供了交易的避险“资产+资金池子”。市场应该担心的真正风险,并不在于期货投机者的交易动机和规模,而是如何能做到现货、期货市场相互协调的科学监管,以及各个机构合理的风险披露。

除了理清投机与投资的作用,另一个需要监管者和投资者客观认识的就是“做多”与“做空”交易的关系。金融市场有涨有跌,A股投资者以散户为主,虽然明明知道不可能,个人投资者在实践中往往都希望股市“只涨不跌”(其实未必是好事)。2015年的股市剧烈波动,恰恰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依靠金融杠杆催生的“虚胖”牛市,在“去杠杆”时的下跌就会更加惨烈和痛苦。相反,为市场提供做空机制,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股市的非理性上涨,实现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最终有效平衡现货市场的多空双方力量,抑制股市的“过山车”行情。对于个股而言,做空机制和期权交易都会引导投资者更加重视股票的基本面研究,如果股票定价上出现严重的泡沫累积或价值低估,就可以通过做空机制获利,从微观上降低了市场剧烈动荡的风险。

可见,股指期货作为资本市场风险对冲工具,对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熨平经济风险的重要性。而对于2015年股市异动期间估值期货的作用,也要冷静分析。

从共性上讲,不仅仅是中国,欧美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在现货剧烈涨跌时,也都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股指期货天生的特征。归根到底,任何一个交易制度安排都是有利有弊的,股指期货在改革阶段利大于弊,功效不可以一概而论。

从个性来说,中国的股指期货出现时间短,操盘手都是七零后、八零后、甚至是九零后,跟国外上百年股票市场积累的经验相比,交些波动性的学费也是正常;而且,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结构单一,社会财富积累时间短,缺少欧美市场上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长期价值型投资者作为基石,境外投资机构和私募基金的比例也很低,公募基金和券商等交易风格日益“散户化”,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盈利模式需要更大的资金池子作为基础,这是中国金融改革最应该着力解决的瓶颈问题。

针对市场结构失衡和股指期货的推波助澜,证监会、中金所在2015年后陆续公布了一系列对股指期货严格管控的措施,包括调高交易保证金、提高手续费、调低日内开仓量限制标准等,为股指期货戴上“紧箍咒”,有效控制了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失控,也算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但这种短期措施显然不应该成为常态化的管控。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证券市场,新股入市和定向增发的股票供给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增量资金的入场,特别是大市值蓝筹股的流动性提升,进而推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一带一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军民融合、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型行业。

综上所述,如何在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下,通过股指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助力股市脱虚入实、真正把资本引向国家改革最需要的领域,是这一代金融从业人员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许维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就职于英国路透集团、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法国外贸银行集团巴黎总部。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国际宏观经济、国际化背景下的新兴市场发展模式等。

(欢迎转载,注明来源“中新经纬”,即视为已获转载授权。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