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金忠 黄淑慧
继2016年完成超7000亿元成交额后,2017年初大宗交易继续保持活跃。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两市共发生1290笔大宗交易,共计489家上市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合计成交59.05亿股,成交额达526.27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这既与大小非解禁高峰期相关,也因大宗交易套利已成为一种成熟策略,参与的投资者逐步增加。此外,年初部分基金机构也借此调仓换股。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对低“透明性”的大宗交易成为部分资金的重要套利模式,部分机构投资者趋之若鹜。但一些大宗交易已“异化”成资本玩家低价接手、拉高出货成的伎俩。在坚决查处和严格追责“减持过程中涉嫌信息披露虚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基调下,这些追求“多、快、赚、省”的违规套利将难以为继。
频现天量交易
自2008年开始,我国大宗交易成交笔数和成交额逐年大增。Choice数据显示,2016年A股大宗交易平台共有1820家上市公司发生17889笔交易,累计成交527.54亿股,涉及金额7206.71亿元,较2015年进一步扩大,较2008年增长逾10倍。
2017年伊始,大宗交易平台继续保持活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两市共发生1290笔大宗交易,共计489家上市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合计成交59.05亿股,成交额达526.27亿元。上述大宗交易中,平均折溢价率为-4.09%,其中溢价成交榜上,成都路桥、赛为智能、深圳惠程、北方导航、红旗连锁等居前,华锐风电、海润光伏、中信重工、浙江永强、华电重工等个股则出现大幅折价。查阅历史数据发现,去年12月,两市共计发生2309笔大宗交易,共计成交68.49亿股,成交额达974.61亿元,平均折溢价率为-4.42%;去年11月,两市则共计发生2221笔大宗交易,共计成交77.38亿股,成交金额达1062.64亿元,平均折溢价率为-4.37%。
可以看出,与历史数据相比,年初两市大宗交易相对平稳。不过,近期一些公司频频发生天量大宗交易,引发各方关注。
1月19日,深交所大宗交易信息显示,京东方A发生两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6.07亿股,成交金额为51.59亿元,买入席位均出自机构专用。卖方主力席位也来自机构,这家机构专用席位当日卖出股份数达15.64亿股,金额为50.2亿元。另有4320万股的卖方出自西南证券重庆建新北路营业部。两笔交易成交价均为3.21元/股,较当日收盘价溢价1.58%。
美的集团于1月18日出现67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28.93亿元,卖方全部通过中金公司深圳福华一路营业部出售。交易接盘方中包括多个机构专用席位,另有两笔成交金额为1.53亿元、7350.20万元的大宗交易由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买入,还有一笔1.22亿元的交易由中金公司深圳福华一路营业部买入。成交价格均为28.27元/股,较当日收盘价折价近3%。其他如华锐风电、世纪游轮、万丰奥威等公司2017年以来的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均在10亿元以上。
国金证券人士表示,大宗交易部分反映投资者对市场整体及个股股价的情绪。“一般而言,大宗交易异常活跃之际,也是市场活跃之时,如市场快速上涨之际及市场调整之际。对于个股而言,大宗交易也是重要指标,一般大幅溢价交易是对二级市场股价的重要支撑,而大幅折价将可能引发投资者对股价下探的恐慌。总体而言,近期大宗交易市场相对平稳,与市场整体震荡走弱趋势相符。”
机构身影闪现
业内人士表示,年初大宗交易活跃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特别是与限售股解禁高峰有关,大宗交易无疑是主要减持通道,即可以避免对二级市场股价产生较大冲击,也符合监管政策要求。
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先后有富祥股份、东方财富、三诺生物、达意隆、富春通信、万里石、东华测试等1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董监高减持公告或减持提示性公告,且多是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完成。
事实上,岁末年初恰恰是限售股解禁高峰期。国金证券统计显示,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迎来解禁高峰期,潜在解禁规模分别为3742亿元、4407亿元,总计8149亿元,均为当年解禁规模最大月份。前者潜在解禁规模中以定增解禁为主(占比68.67%),后者定增解禁占比相对较小(占比35.53%),更多以首发原股东解禁为主(占比59.84%)。
大宗交易中机构身影的显露值得关注。一般而言,年初是公私募基金机构等的调仓换股期。机构换仓时,可采用大宗交易方式进行转让。以大宗交易进行转让可以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降低冲击成本,减少对该股票二级市场价格的影响。近期,大量机构筹码的流动正在大宗交易平台留下痕迹。
Wind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截至1月23日,机构专用共计出现在126笔大宗交易的买方席位,共计成交19.05亿股,占当月大宗交易股份总数的32.26%,共计成交111.42亿元,占比21.17%,平均折溢价率为-1.95%,大大高于平均水平;机构专用共计出现在199笔大宗交易的卖方席位,共计成交23.46亿股,占比39.73%,共计成交142.28亿元,占比27.04%,平均折溢价率为-1.60%。去年12月,机构专用出现在124笔大宗交易买方席位,共计成交2.75亿股,占比仅为4.02%,成交金额55.14亿元,占比仅为5.66%,平均折价率为-2.74%;机构专用出现在210笔大宗交易卖方席位,共计成交10.88亿股,占比15.89%,成交额共计133.85亿元,占比13.73%,平均折溢价率为-1.85%。可以看出,去年12月机构谨慎买入,且买入折价较大。今年1月,机构买入的量和占比均出现大增,且机构买入折价率大幅收缩;卖出方面,在量和占比均大幅放大的同时,机构卖出的折价率略有收窄。机构年初调仓换股痕迹明显。
在年初大宗交易中,还有不少游资出没的迹象。在深圳金田路游资势力中,中信证券深圳福田金田路营业部出现在金利科技买方席位,天风证券深圳金田路营业部两次出现在世纪游轮买方席位,而平安证券深圳金田路营业部更是出现在众和股份、成都路桥、新国都、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的大宗交易卖方席位。
违规套利难以为继
近年来,随着大宗交易规模递增,大宗交易套利策略受到更多青睐,某种程度上甚至不亚于定增的火爆程度。由于大宗交易多具有折价,吸引了一些投资者套利,即以高折价接手,随后短期在二级市场卖出,获得折价部分收益。正是由于这种套利机制的存在,一些嗅觉敏锐的私募甚至公募专户也会成立相关产品,在大宗交易平台上接限售股解禁的股票。
一位熟悉大宗交易套利的市场人士透露,选择标的时会重点考量个股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如果流动性还可以,那么以一定折价接下,在2个至3个交易日中卖出。由于是资金滚动操作,年化下来可以获得相对可观的收益率。不过,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竞争趋于激烈,优质标折价整体呈收窄趋势。
近年来,也出现不少大宗交易打擦边球甚至是违法违规的套利模式。例如,不少个人股东或高管通过大宗交易高折价实现避税。兴业证券分析师表示,根据法规,限售股转让时,需缴纳高额所得税,税率高达20%。应纳税所得额=限售转让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税费),其中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在限售转让收入中占比较小,所以应缴所得税主要取决于限售转让收入,即减持价格越低,所缴纳的税费越少。因此,在减持中,一些股东通过“过桥交易”,将股份低价转让给特定的接盘方,从而降低应缴的所得税。这类接盘方可以是股东的关联人(如亲友),也可以是特定的中介机构。将股份转让给亲友,可以保留这部分股份的收益权。未来股价上涨时,再从二级市场卖出,增值部分不用再缴所得税。有的上市公司股东,先将股份出让给特定中介机构,再从中介机构购回,实现“洗股”。“洗股”后,限售股变为普通股,未来可以不受限制,根据二级市场上的情况择机卖出。
更有甚者,上市公司股东联合大宗交易接盘方,利用解禁减持需求,低价吸筹,再以违规方式利用内幕信息及资金拉升股价等方式,高位出货,赚大钱、赚快钱。此前,证监会处罚的任良成案中,任良成自建平台长期从事大宗交易的接盘和出货,并以此牟利。
大宗交易虽是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他机构投资者股份流动的必要平台,但监管部门对其及相关事项的监管一直没有放松。证监会日前表示,股份转让是上市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依法合规,在不影响市场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大股东在减持股份时应当诚实守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自律规则并遵守承诺,不得滥用控制地位和信息优势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对于减持过程中涉嫌信息披露虚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将坚决查处,严格追责。业内人士表示,这对于集大额股份减持、大额股份流动等于一身的大宗交易来说,其发展必将得到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