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金融> 正文

1月银行理财迎来“小阳春” 短期产品收益现向上动力

在持续的降息周期后,银行理财在春节前迎来了久违的“小阳春”。

普益标准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0%,较上期上升0.11个百分点。

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今年1月,422家银行共发行了8003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增加14家,产品发行量减少1116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0%,较上期上升0.11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研究员陈丽君认为,此番行情主要是承接2016年末银行理财的“翘尾效应”,再加上年关前后的市场间资金一般都比较紧张,流动性边际趋紧,促使了收益率的上涨。

从不同发行机构及不同期限类型来看,1月各发行主体收益率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全面上升态势。“目前不同类型银行发行产品之间平均收益率差异不大,城商行在收益率上略高于其他类型银行,股份制与城商行之间的差距在缩小。”陈丽君说。

此外,普益标准研究认为,在当前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下,短期产品收益有向上动力。从1月的数据来看,3个月以下期限类型产品收益指数与上月走势相仿,仍然呈现明显上涨的表现,而3至6个月期限与6至12个月期限类型产品收益指数均有向下表现。

事实上,伴随2016年监管的趋严,国内银行理财业务规模扩展增速有一定的放缓,但是相对其他行业增速仍然较高。据普益标准预计,2016年全年存续规模能够突破30万亿元大关,较2015年同比增幅27.66%。截至2016年12月31日,459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2.4万款人民币预期收益型产品。与2015年同期比较,发行银行数量增加了104家,产品发行量增加32971款,继续创新高,增幅达36.32%。

展望2017年银行理财市场,普益标准研究员丘剑军表示,如果说2016年是理财市场监管年,那么2017年对于理财业务转型将是重要的一年,各家银行压力与动力并存。2017年央行货币政策仍会偏紧,在“资产荒”与“资金荒”的共同作用下,以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的理财业务增速将大幅放缓,净值型产品反而会受到青睐。记者 魏飚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