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下称“众惠相互”)获得保监会的开业批复,成为保险业的新入场者。在各路资本竞相角逐保险牌照的过程当中,并非所有心向这一行业的市场主体都如愿以偿。分析人士认为,保监会严把“牌照关”更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有助于推动行业正本清源,回归保险本质。此外,相互保险正成为保险业内有别于股份制公司的“新鲜血液”,其牌照价值也被业内外所看好。业内人士认为,相互保险与互联网、金融科技结合发展未来存在一定的想象空间。
保险牌照把关趋严
保险业在近年来连续快速发展,政策红利陆续释放,为各类资本争取保险牌照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环境,但意图入场者的自身资质有所差异,对于保险业的理解和规划也不尽相同,一些市场主体的同质化竞争特征明显。监管层尤为注重对于行业门槛的坚守,以把控风险。
根据保监会官网披露,2017年以来,6家保险公司获批筹建,4家保险公司筹建申请被否。拿到保险牌照的6家公司分别为融盛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家筹建申请被否的保险公司分别为正佳人寿、福泰财险、福康人寿和中阿人寿。
互联网巨头的布局部分反映了保险业外对于保险牌照的期待。近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表示,京东正在申请保险牌照,也可能会以投资购买的方式进入保险行业。2015年11月,百度、安联保险、高瓴资本宣布联合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暂定名为“百安保险”;2016年6月,百度携手太平洋财险拟成立一家股份制财产保险公司,以期切入互联网车险业务。上述两张牌照目前均未明确获批。此前,阿里巴巴与腾讯、中国平安共同成立了众安保险,蚂蚁金服增资控股国泰财险,其参股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也已获批。另外,腾讯参股成立的国内首家互联网寿险公司——和泰人寿获批开业。
在参与保险业务的方式上,行业外资本通常采取增资、收购、新设等途径,上市公司亦成为其中的常客。而监管层对于牌照的把控趋于严格。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保监会负责人提出的鼓励满足几类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之外,严把“牌照关”更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近年来,一些社会资本将保险公司视为融资平台,有尝试通过获取牌照开展有违保险业本质的资本运作倾向。监管层出手加强监管,有助于推动行业正本清源,回归保险本质。
相互保险迈出“互保”步伐
2月15日,众惠相互宣布其已于2月10日获得保监会开业批复,并于2月14日获得营业执照。这是保监会自2015年1月23日出台《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以及2016年6月22日正式许可筹建首批相互保险社试点机构后,获批开业的第一家相互保险社。
相互保险正成为保险业内有别于股份制公司的“新鲜血液”,其牌照价值也被业内外所看好。相互保险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互助共济、共摊风险、共享收益为目的,会员缴纳的保费汇聚成风险保障资金池,当灾害损失发生时,则用这笔资金对会员进行弥补的互保行为。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中国开展相互保险试点,定位为现有市场主体的合理和必要补充,侧重于“补短板、填空白”,与现有股份制主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根据保监会官方网站披露,相互保险的投保人与所有人身份合一,使投保人能够充分参与到产品开发、运营管理等环节中。此外,相互保险不追求短期效益、没有股东盈利压力、经营成本低廉,可专注发展符合会员长期利益的高保障产品,提高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为股份制保险难以覆盖的中低收入人群、高风险领域提供简便灵活的保险服务,带动长期限、高保障保险产品发展,从而有效扩大保险覆盖面,提升保险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众惠相互创始人李静表示,由于相互制和股份制存在显著差异,现行《公司法》、《保险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对相互保险形式并不完全适用,使相互保险在筹建过程中面临众多挑战。
“成立相互保险社的最大难点在首次会员大会的召开,召开会员大会的最大难点在章程的起草。”李静透露:“事事有授权、事事有规则”成为众惠相互筹建工作的重要原则。此外,“相互保险一定要与互联网、金融科技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除了新技术的应用,相互保险还需要找到最合适的产业场景,以中小微企业组成的封闭性上下游产业链客户是典型的相互保险应用场景。”记者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