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人民币”是本人去年底开始倡导的一个概念,它与“石油美元”相对应,其目的是推进人民币在天然气投资、生产和贸易中的广泛与大量使用,推动全球天然气市场实行以人民币计价与结算。
在上世纪70年代,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地位受到极大冲击。但此后,美国秘密与当时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以签订石油交易协议为条件达成互助交易。根据该协议,石油交易将继续使用美元作为计价货币,由于沙特在欧佩克的特殊地位,其他成员国最终也被迫接受这一规则并延续至今。石油以美元计价和交易奠定了美元作为石油交易主货币的基础,进而巩固了美元霸权地位。统计显示,1970年代,与黄金脱钩的美元不但没有出现大幅贬值,反而一直保持强势地位,其在各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更是从1969年54.4%稳步升至1977年79.2%。总之,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作为美元的锚,在维系美元地位、促进美元循环链条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样需要以一个大宗商品作为我们的锚,而天然气几乎是一个最佳的载体。首先,随着天然气在我国和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天然气将成为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英国石油公司(BP)统计显示,2015年在全球能源消费增长仅1%的背景下,全球天然气产量35386亿立方平米,同比增长2.18%。同时,全球天然气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3.8%,而石油和煤炭分别占32.9%和29.8%。在不久的将来,天然气消费有望超过石油和煤炭,成为最主要的化石能源。从国内看,天然气价格下调和环保趋严将拉动我国天然气需求继续增长,2016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预计为20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3%。数据显示,2005—2015年,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16%,是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速的3倍。2015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达6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对外依存度升至32.7%。未来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仍将继续大幅攀升。中国和全球天然气贸易的强劲增长,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最佳载体并创造良好的基础。
其次,LNG的发展使天然气贸易更趋便利化,逐步具备全球贸易的条件。随着管道基础设施和LNG运输能力的提升,天然气逐步具备了远距离、跨区域交易的条件。20世纪60年代之前,天然气作为能源商品,主要在产气国内使用。随着大型气田的相继发现,天然气探明储量、产量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产气国政府也会逐渐放松对天然气市场的管制,天然气生产商开始向周边消费国出口天然气,但是受到管道运输的限制,天然气国际贸易带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目前,全球天然气形成了三大区域市场,即北美、欧洲和亚太市场。随着技术的成熟,液化天然气具有了运输、储存等方面的便利,它使得天然气交易脱离了地域限制,具备了进行全球化贸易的条件。
再次,中国经济和区位条件优越,具备成立区域或全球性交易中心的条件。从全球范围看,我国发展天然气交易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条件。中国处于中亚天然气供应和东北天然气消费准枢纽地位,在构建跨国天然气管网方面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在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天然气管道完成后,将形成近2000亿立方米的进口输气能力。此外,近年俄罗斯油气出口的重心也开始东移。2014年中俄双方商定,俄罗斯对华输气包括西线与东线两种方案,其中西线年供气量约为300亿立方米、东线方向约为380亿立方米。同时,我国在LNG进口方面也有较好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都是新兴的天然气供给大国,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离较近,便于海上运输。
此外,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推进,北美天然气产量大量增加,全球天然气供给宽松,已逐步使天然气成为一个独立的能源品种,全球天然气定价与石油挂钩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随着这一定价模式的过时,中国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和区位优势以及市场契机,建立起包括中日韩在内的东北亚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天然气交易中心,并推行以人民币计价和交易的体系,以此提升东北亚地区天然气定价的话语权,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当然,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的美好设想,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条件,但它不会一蹴而就,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要建立起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天然气交易中心,国内天然气产业政策还有许多不配套的地方,我国天然气市场尚未真正开启,天然气交易的主体还不够多元化,市场化定价机制也没有形成。与此同时,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外汇体制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从国际因素看,推进天然气人民币体系会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经济利益格局产生复杂的影响,如何理顺利益机制、取得多赢的结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样交易制度的设计有助于提升东北亚地区中日韩三国的天然气供给保障能力,有助于提升东北亚地区天然气定价话语权、破解天然气“亚洲溢价”问题。此外,这也有助于俄罗斯、中亚地区获得更稳定的天然气出口市场。
对于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的设想,目前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完善。今后要将这一设想落地生根、转化为实践,更需要学术界与监管部门、天然气产业界各方携手努力,共同设计好蓝图,并为推进这一战略落地不懈努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