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张海妮
3月24日,ST景谷(600265,SH)报收于33.98元,随后开始停牌。4月9日下午,公司披露了控股股东发来的《要约收购报告书》,要约价定为37.78元/股。收购完成后,小康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将从目前的29.67%上升到42%。公司股票将于4月10日复牌。
要约价上浮11%
3月27日开市起,ST景谷开始停牌,公告称大股东小康控股拟增持公司股份。4月9日,控股股东正式披露了要约收购的一些细节。
根据《要约收购报告书》显示,小康控股向除小康控股及一致行动人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澜峰资本)外的公司其他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的要约。截至目前,小康控股持有ST景谷24.67%的股份,其一致行动人澜峰资本持有ST景谷5%股份,二者合计持股29.67%,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此次小康控股拟要约收购约1600万股,占ST景谷总股本的12.33%,要约有效期为4月12日~5月11日。若要约收购完成,小康控股与澜峰资本将最多合计持有ST景谷42%的股份。小康控股强调,“本次要约收购不会致使景谷林业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要约收购价为37.78元/股,较停牌前一日的收盘价33.98元,上浮了11%。照此要约价计算,本次要约收购,小康控股大概要拿出逾6亿元(1600万股*37.78元/股)的资金,目前其已支付了1.2亿元,作为履约保证金。
对于要约价,一位资深并购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ST股来说,这个价格已经不错了”。按照市场要约案例来看,价格定高了,要约方收购价格被拉高;价格定低了,容易出现投资者直接在二级市场卖出,而不参与要约的情况,这样一来,要约就难以实现。
该并购分析师认为,考虑到现在ST股的炒作风气已经有所缓和,注入资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个价格应该也是要约方考虑与中小股东博弈后的定价。
或为巩固控制权
ST景谷曾历经长达8年的控制权之争。
去年初,小康股份和澜峰资本接盘29.67%股份,成为ST景谷第一大股东。曾深陷股权纷争的股东广东宏巨也开始撤退,今年2月4日,其将所持的17.51%股份过户至磁晅沛曈,后者成为ST景谷第二大股东。
此番大股东增持股份,意欲何为?
ST景谷董事长蓝来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不清楚股东方的增持背景,毕竟我只是上市公司方面的代表,只是上市公司接到股东方的(增持)通知。”
《要约收购报告书》中提到,小康控股此番增持目的在于:“维护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并更多地承担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责任。”
前述并购分析师认为,要约收购是当下“比较划得来”的增持手段之一。从现在的监管环境来看,通过增发增持,考虑到再融资新政,有可能难以过审。据其分析,鉴于ST景谷多年“股权宫斗”的历史,如果持股比例达到40%,比较安全,“从股东控制权的角度看,他是有必要增持的”。
2016年,ST景谷变卖亏损资产、获得股东频频“输血”,再加上债务豁免、财政补助,才得以实现扭亏,非经常性损益高达8053万元,摘星后的*ST景谷如何在经营上突围,仍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完成要约收购后,控股股东下一步会有怎样的动作?《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