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A股上市公司欠缺健康的股东文化,上市公司规模虽然超过了3000家,不过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形成稳定的现金分红理念和机制。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发挥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必须通过制度安排促进市场形成稳定规范透明的分红机制,彰显市场的投资价值,吸引更多长期资金进入。
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利润如何分配,分不分红、以何种形式分红,都属于企业自主决策的范畴,不应当过多进行行政干预。此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基于再投资和持续经营的需要,分红力度会有所差异,因此也不能单纯依据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多少来衡量一个公司对股东的长期回报。
但是,长期以来,A股市场缺乏稳定的分红机制,上市公司分红较为随意。一方面,长达十数年没有进行现金分红的“铁公鸡”为数不少。另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习惯于动用资本公积金或盈余公积金大比例转增股本,玩“高送转”游戏,引诱投资者炒作股价。近年来,这一情况越发突出。
股票市场是否具有连贯的现金分红机制,直接影响投资者回报。众所周知,股票投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上市公司分红(股息派现);二是资本利得(买卖差价)。如果上市公司长期不进行现金分红,那么投资者只能通过买卖股票差价来实现收益,当买卖价差成为市场普遍行为,就会显著增加市场的投机性,市场波动幅度也会加大。
因此,有无稳定连贯的分红机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市场的投资风格。由于缺乏稳定的股息收入,不仅普通投资者很难具备长期持股的耐心,社保、险资等资金入场的动力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长期资金更注重远期投资收益,往往比较看重标的的股息率等指标。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日前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上市公司要重视现金分红,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回报投资者的基本方式,是股份公司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股票内在价值的源泉。从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最流行的分红形式是现金红利,而且现金分红最流行的方式是“按季分红”,也就是一年分红四次,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股东现金分红收益的稳定性。
建立稳定、透明、连贯的分红机制是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等多部门都在鼓励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但由于缺乏约束力,效果并不显著。当前,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具有约束力的现金分红制度。一方面,正在修订的《证券法》应当充分体现现金分红的必要性,将上市公司再融资和现金分红进一步挂钩。另一方面,在常态化的监管中,针对那些具有分红能力却无正当理由长期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出台相应监管举措,这也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进一步引导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