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7日电 4月15日,国内首个以全球视角聚焦风控的“2017消费金融CRO年度峰会”在北京举行。在“场景+分期,破解风控的诀窍是什么?”为议题的圆桌论坛上,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金融CRO王劲、美利金融集团副总裁、金融产品负责人顾崇伦等业内大佬提出共识——做风控不仅仅是声纹识别、人脸识别、大数据等Fintech手段的应用,更是一门“艺术”。
美利金融副总裁、金融产品负责人顾崇伦在圆桌论坛中分享观点(右一)
两点思考:系统化思考+差异化运营
美利金融集团副总裁、金融产品负责人顾崇伦阐明了他对风控“艺术”的两点思考:“首先,在中国做风控需要很接地气的去考察国内的具体情况,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思考方式,去了解风控全流程的情况。比如我们在拿到风控数据建模的时候,需要注意数据前面落地时是否存在欺诈,是否是被污染、粉饰过的,而不仅仅单一依靠数据做风控。”
第二,顾崇伦提出要注重差异化。他认为,做风控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控制住风险,其实风控与市场、用户体验之间也是动态关联的。如何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用户,寻找到其在风控维度上和市场性维度上相结合的差异化的联结点,提升用户体验、促进公司合理利润最大化,也是制定风控策略需要思考的问题。
警示行业:资本应当“不作恶”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投资热潮涌动,行业里个别企业不约而同出现了“冲规模”而漠视风险的情况。顾崇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创业热潮到来之后,从业者没有健康、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就进入到消费金融领域,由于金融风险后置,被未到风险表现期的财务报表所蒙蔽,而导致创业初期过度淡化风控,盲目冲规模。
另一方面,虽然在大的行业背景上,风控逻辑、风控技术一直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但是在“热钱”的推动下,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异化,这种异化甚至改变了原来行业里面相对正常的利益结构分配。当利益结构发生改变涉及到金融以及金融风险的时候,很多新的欺诈方式、欺诈环节会因为利益结构发生改变而爆发出来。
顾崇伦非常认同VC创投圈提出的“资本不作恶”原则。他提示,“我们的投资人在市场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是促进了行业的恶化,还是促使了行业往良性放心发展?是广大投资人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