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规模缩水近三成,配股、可转债兴起。在这样的情况下,承销商也在积极调转方向盘。
新规之后,在定增市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有所收敛,发行折价率也在不断缩窄。从2月18日至今,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其中大多数是在再融资新政之后,出于自身的考量选择终止定增的。定增市场的冷清,直接影响券商的投行业务,券商再融资规模和数量明显出现下滑。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仅仅有39家券商承销了136个增发项目,募集资金共计2370.29亿元,同比下滑了27.49%。
可转债承销行情“紧俏”
再融资除了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融资外,还可通过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在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推崇之下,可转债迎来发展风口。不少公司选择用转债融资替代原先的股权融资方案,承销机构更是积极参与。
从近期可转债的核准节奏看,监管层对可转债的审核或正在提速。以光大银行为例,一个半月的时间便拿到了发行的通行证。而此前从审核通过到最终核准发行的时间一般为3个月。
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11日,中信证券再融资承销保荐收入9736万元,国泰君安8214万,远超其他上市券商;华泰联合证券、东吴证券和中金公司再融资承销保荐收入均超过5000万元,依次排名3-5名。
受市场利率上行和去杠杆政策影响,券商一季度债券承销实际募资额惨遭腰斩,降至6615.5亿元,同比减少48%。券商中,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实际承销金额位居前三。虽然债券承销规模整体下滑,但是可转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承销可转债实际募资达到473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可转债发行规模的一半。
南方一家证券公司的债券部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未来两个季度再融资与IPO此消彼长的态势将会延续,“再融资新规实际上抑制的是不合理的定增融资需求,但总体来看,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仍然强烈。并且,发行可转债等形式等不受新规限制。目前,我们有不少客户明确表达了转而发行可转债的意愿”。
今年以来,光大证券发行的可转债规模最大,达到300亿元,这也是2011年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可转债。中金公司、高盛高华、光大证券、大摩华鑫、瑞银证券、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主承销商。
兴业证券成黑马
从承销数量来看,可转债承销最大的“黑马”是兴业证券。去年一年兴业证券主承销了4只可转债,而今年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了3只,也是目前承销可转债数量最多的券商。从发行规模来看,中德证券、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发行规模均超10亿。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可转债的发展正在提速,“我们现在的重点任务之一就包括发掘优质上市公司,力推可转债。”他预计,接下来可转债可能成为投行的重要赢利点。
据记者了解,券商债券承销费率通常在0.3%-1.5%。如果按券商平均1%的费率计算,可转债大约能为券商行业贡献超过16.5亿元的承销费。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可转债带来的盈利空间目前还比较有限,“可转债市场总体规模偏低,成交不够活跃,虽然今年可转债的规模有很大提升,但项目依然比定增少很多”。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发行门槛较高是可转债市场受限的主要原因。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需要满足盈利要求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发行前一年末净资产的40%。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也正是因为发行条件严格,可转债项目很受投行欢迎,“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一般比较规范,风险小,收费高。现在有些企业表达出要发可转债的意愿来,会有三四家券商投行部的人来争做承销商,这种现象在过去还是比较少见的”。
基金参与定增热情不减
从2013年到2016年,基金参与定增市场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Choice数据,2016年,有79家公募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合计投资979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117.4亿元。而作为业内有名的“定增王”,财通基金仅2016年就投资了190个定增项目,认购总额达602亿元。而在2017年,这一热度依旧未减,据Choice数据,截至2017年5月12日,已经有50家基金公司参与定增。
不过定增主题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不温不火,尤其在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政之后,定增基金想要赚钱并不容易。当前市场上定增主题基金表现并不乐观。数据显示,目前36只定增主题基金,仅有7只基金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超过1%,且其成立时间都是在2015年。表现最差的基金成立以来净值跌幅已超过10%。
谈及接下来定增市场的发展,有做定增的基金人士表示,IPO的增多以及新的再融资政策对定增确实会有影响,但是定增仍然有其超额收益。
根据新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定增市价发行底价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打九折。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新规实施后,实际上并非完全按照市价发行,考虑到市场波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定增仍有5%-15%的折价空间。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如果这个市场是平稳向上的,上市公司业绩越来越好的话,股价会涨,会造成定增价格有一个比较大的差价。但是在过去的几年,竞价的结果已经把巨大的差价抹掉了。”该人士指出,“你问对定增投资逻辑会不会有影响,我觉得会有些影响,但它依然有超额收益。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指数或者组合,天然比市场便宜10%或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