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经营多年,业绩稳步提升,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清食品”)冲刺IPO水到渠成。上市后可以积累更多的发展资金,帮助企业迅速扩大,但摆在日清食品面前的还有客户过度集中、如何平衡产能与销量等问题,未来日清食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冲刺IPO
5月15日,日清食品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据了解,早在5月12日,日清食品就已递交了上市的相关材料。由于中国市场持续增长,日清食品集团决定将日清食品香港于香港主板上市,令产品进一步渗入本地市场,并增加中国市场业务。据报道,透过潜在上市计划,日清食品香港希望与策略投资者收购及扩充中国业务,日清食品香港可进一步加强品牌形象和中国市场的留意度,并增加销售能力。
此次集资的目的主要包括,进一步扩展及升级公司生产厂房及设施,进一步扩大销售及分销网络,提升研发能力,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收购事项,以进一步使方便面、冷冻食品及产品供应多样化,以及运营资金拨款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过去五年,日清食品是香港最大的方便面公司,于2016年按零售额及零售销量计,日清食品在香港方便面市场的份额分别为65.3%及62.6%。在内地市场,按2016年零售额计,日清食品市场份额为2.8%,为内地第五大方便面公司。
机遇与挑战并行
近两年,受到外卖等新兴业务的冲击,中国的方便面市场迎来寒冬。2010年中国方便面市场迎来了拐点,2010年方便面总产量为501亿包,达历史峰值,人均消费37.4包;至2015年人均26.3包,下降11.1包。市场上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呈现营收下滑等情况。
在此条件下,高端方便面却成了方便面企业的救世主。以统一为例,2016年财报显示,2016年营收同比下滑5.1%,但方便面业务受到汤达人等5元以上高价面的推动,营收同比增长8.6%,逆势突围。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日清食品的方便面产品走中高端路线,这符合近年来的消费趋势,方便面行业不景气,但高端方便面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这也是经过多年的经营,日清食品可以达到20多亿港元营收的重要原因。
在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度,日清食品全年总收益分别为25.36亿港元、26.29亿港元、26.3亿港元,溢利分别为1.73亿港元、1.16亿港元、1.07亿港元。
在日清食品递交的材料中明确表示,日清食品的五大客户分别占该公司截至2014年、2015年及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的约65.9%、65.5%及63.7%,而最大客户分别占同期收入的约23.4%、26.6%及29.5%。该等主要客户可能会继续占日清食品未来收入的相近甚至更高比例。因此,日清食品未来将面临客户过于集中的风险。
除此之外,日清食品表示筹集资金的一个目的是要建设新工厂。在中国方便面市场整体不振的条件下提升产能,对于企业的销售压力会很大,未来如何把握产能与销量的关系也考验着日清食品的运营能力。为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日清食品,日清食品方面表示,目前不予以置评。
两条腿走路
2015年11月,当时日清食品向今麦郎投资出售今麦郎股权,包括以4648万元出售今麦郎纸品14.93%股权,以2.41亿元出售今麦郎食品14.93%股权,以1.63亿元出售今麦郎面品14.29%股权。日清食品首次在披露的文件中表述想法,“清仓”今麦郎和致力在华发展自有品牌的计划一致,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日清食品表示,2015年收购并随后出售今麦郎的全部股权,这成为了2015年度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日清食品表示,在“清仓”今麦郎时,承担亏损约8500万港元。
发展自有品牌显然已经成为日清食品的工作重点。与日清食品同为方便面企业的康师傅与统一,在业务板块上不仅包括方便面业务,还已经发展成为包括饮料、零食等多元化的企业,朱丹蓬认为,未来日清食品有可能会布局多元化,“两条腿走路”,但不太可能发展饮料业务。
在日清食品的板块中,方便面业务是主力,营收占企业总营收近九成,日清食品旗下还拥有冷冻食品板块,在2016年,日清食品冷冻食品的营收为2.84亿港元,占集团总销售的10.8%。朱丹蓬指出,未来日清食品不排除会继续发力冷冻食品方面,但是目前中国市场冷冻食品市场已经成为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清食品的冷冻食品在内地占比较小,后来者的日清食品发展该项业务也将面临不小的考验。
北京商报记者 孙麒翔 王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