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管部门统计,今年以来证监会审结首发企业未通过率近三成。2016年6月以来已有106家企业申请撤回并终止审查,部分企业在面对现场检查压力、初审会提出问题后主动撤回,全流程审核机制产生的实际否决率远高于发审会否决率。
近期,有部分新上市企业一季度业绩数据出现波动,引发市场关注。事实上,今年一季度,新上市的182家公司业绩总体好于所有A股公司平均水平。
“在审核过程中,发行人和市场中介开始增强了谨慎意识,不再贸然向前推进IPO进程。以往4月份年报季后,IPO会出现申报高峰,但今年的申请不像往年那么密集,也没有出现过去先来挂个号、排个队的现象。”接近证监会的人士介绍,发行人和相关中介更加重视对申报材料基础信息以及申报质量真实性的核实。
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证监会今年共审结首发企业244家,核准178家,否决22家,主动撤回44家。据此统计,今年以来审结通过率约为72.95%,未通过率为27.05%。主动撤回的44家企业情况不一,有11家企业在现场检查的过程申请撤回;初审环节,初审会指出企业存在问题后,有6家企业主动申请撤回材料。
上述人士透露,在IPO审核过程中申请撤回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因素,导致业绩下滑显著,这种情况占多数;二是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方面存在问题,有些企业利用会计政策调整、会计工具变化来粉饰业绩;三是一些企业自身面临诉讼等个案风险,也有企业涉及战略调整或股权调整。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IPO审核过程将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方面是严防企业欺诈发行、虚假披露等“带病过会”行为,同时,通过落实举报、媒体质疑等方式来防范此类企业上市。二是严查业绩操控行为,部分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放宽信用政策、调整折旧、坏账计提以及人为压低员工薪酬、广告费等企业必要支出的方式来调整企业利润,粉饰业绩,这种行为将是证监会审核的重点。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新上市公司业绩问题,统计数据给出了答案。今年1月1日至5月5日新上市企业一共182家,根据最新公布的2017年一季报,业绩增长的有134家,占比73.63%;业绩持平的公司有24家,占比13.19%;业绩出现下滑的公司24家,占比13.19%。而同期A股3214家上市公司的情况则是,一季度公司业绩增长的2085家,占比64.87%;业绩持平的公司有238家,占比7.41%;业绩出现下滑公司891家,占比27.72%。
业内人士分析,部分企业一季度业绩下滑或波动较大,主要是季节性因素以及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已在招股说明书或公告中披露了季节性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情况。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一季报业绩与同行业相比下滑明显的企业,将着重检查监管,并视情节轻重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记者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