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20日发布《俄罗斯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报告(2016)》。《报告》称,2016年是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第20年,中俄在各领域的合作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经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该报告主要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专家学者合作完成的,是对俄罗斯经济、政治局势,外交走势和中俄关系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凝聚了中俄两国专家学者的智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关雪凌,副主任王宪举,中国驻俄罗斯前大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李凤林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发言。
刘元春表示,《俄罗斯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报告》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别研究历程上有重要的意义。该报告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的重要智库产品发布,也是未来一系列国别研究报告的一个开端。
李凤林说,关于国别研究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在走出去的时候,对许多国家的情况了解不透,对这个国家的民情历史缺乏深刻的了解,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够准确。“研究美国的很多,就是高校里面美国研究中心,但是像柬埔寨、甚至俄罗斯我们的研究不多,在‘一带一路’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的关注一些国别研究,特别是对俄罗斯的研究。”
关雪凌发言称,在产能合作领域,中俄双方的合作空间很大。但中俄在产能合作方面更需要一种对接的机制,不能仅仅靠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