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一哥”贵州茅台,在经销商面前也是相当“霸道”。
5月18日,一份关于国酒茅台(贵州仁怀)营销有限公司下发的《关于追究重庆怀茅商贸有限公司等单位违约责任的通报》在市场流传,茅台将对重庆15家违约经销商进行重罚:暂停办理茅台酒业务。
茅台大刀阔斧处罚经销商,难道仅仅是为了宣誓“一哥”的霸权吗?还是别有深意,对市场怀着更大的雄心?
多次处罚经销商
经销商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茅台要一口气重罚15家?
文件显示,此次被罚经销商单位违约行为集中在客户档案、日常销售记录、日销售计划表、进销存台账记录敷衍了事,无固定办公地点,无市场业务人员,未建立健全销售记录、进销存台账等方面。重庆怀茅商贸有限公司、武隆县黔至商贸有限公司、南岸区泰德隆酒水商行等多家经销商就因此类问题被“黄牌”警告,暂停茅台酒业务办理。
而且,这已不是茅台第一次对经销商“开刀”了。
今年2月中旬,茅台发文处罚终端陈列方面不规范、店内销售材料不齐全的违约经销商。
4月1日,茅台针对向电商平台私自供货的问题,对7家经销商进行处罚。
4月25日,茅台就整顿市场秩序、规范茅台酒市场价格体系等问题,追究82家经销商的违约责任。
算上此次挨罚的15家,仅仅一个多月,已有104家经销商被茅台处罚。
而在2016年初,茅台也曾爆出过一次大规模的经销商惩处事件,超过80家经销商因没有完成销售任务或扰乱价格体系受到处罚,其中近20家经销商已被茅台终止续签合同。
宣权还是重整
茅台此次不仅连罚15家经销商,对个别经销商的处罚力度也不小。
根据文件显示,巴南区海富食品经营部、开州区兴高达酒类经营部因为产品销售记录弄虚作假,应付检查等事由,受罚最重,处罚措施包括以下几项:黄牌警告,暂停茅台酒业务办理;扣减10%履约保证金;取消第二季度专卖店营业员工资补贴;
扣减2017年度合同供应量的30%; 取消2017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取消市场支持费用;星级评定下调一级;自通报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向省级提交书面整改材料。
“按照每年30万的履约保证金来算,意味着扣除了3万元。”一位茅台上海专卖店经销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但不管怎样,他还是拥护厂家的处理决定。“如果茅台能坚持这样的惩罚力度,长远看来,对我们经销商也有利好,能帮助公司做得更好。”
该经销商进一步分析说,以往大多茅台经销商主要看重业绩,对茅台品牌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过去几年茅台并未专门处理这方面问题,但现在茅台方面的领导已多次强调文化宣传的重要性,也强调要强化渠道管理。
记者还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为强化经销渠道管理,茅台方面还制定并实施了《经销商星级评定实施办法》,按照经销商考评“十能力”要素,根据时间维度、区域维度、类别维度等“三维度”和市场占有率、覆盖率、铺货率、动销率、断货率、市场承担率等“六率”,进一步细化、量化对经销商的考核指标。
“将这几件事结合来看,茅台开出‘罚单’的目的并不简单。”山东温河王酒业集团总经理肖竹青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茅台之前也因定价问题而对经销商做出处罚,但此次处罚的特殊之处在于,处罚原因不再局限于价格,而是进一步细化到日常的经营中,其深层次意图或是对现有经销商系统进行深度改造,那就是一盘事关茅台发展及众多经销商未来命运的“大棋”了。
在业界,曾经有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说法是,只要拿到茅台酒代理权,那就是“躺着也能赚钱”了。
但是,今非昔比,“有经销商跟我说,库房里积压了大量的茅台酒,每瓶只赚几元,亏本出货的也大有人在。有的经销商已经解散了公司队伍,一个人既当老板也当员工,就是为了节省成本熬日子。”在肖竹青看来,指望“躺着赚钱”的经销商正在陷入困境,而茅台要开始催促这部分人“起床”了。
但业界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茅台垄断性的治理手段一定程度上违反市场规律,对经销商造成强势打压,同时也再度反映出中国白酒行业厂家还是掌握“霸权”的市场现状。
对于处罚一事的具体情况,《国际金融报》记者向茅台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茅台酒销售公司董事长王崇琳求证,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