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资本市场上,有一句被称为“魔咒”的俗语:“Sell in May(5月卖出)”。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有统计显示,以美股为代表的成熟市场,往往在5月开始时进入疲弱期,因此投资者应该在五月来临的时候卖出手中的股票,休养生息,直到秋季再重新入市。
国内的投资者可能更熟悉从港股市场衍生而来的另一句话:“五穷六绝七翻身”,即5月下跌,6月最惨,7月开始触底反弹。
无论如何,春光灿烂的5月,在股市投资者眼里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月份。
那么,在2017年,5月魔咒是否应验了呢?
澎湃新闻记者统计了全球重要股票指数截至当地时间5月31日的收盘点数,以及在过去的5月之内的涨跌幅表现。
表一:全球主要股指在5月的表现统计。
从统计数据来看,“5月卖出”的魔咒和并不适用于2017年的欧美市场。
美国三大股指在5月份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涨幅达到2.50%,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1.16%,即使是表现最弱的道琼斯指数,也有0.33%的涨幅。
欧洲三大股指涨幅更胜一筹。刚刚经历了总统大选的法国,股指5月累计涨幅为0.31%。德国DAX指数累计涨幅达到1.42%,而英国的富时100指数的涨幅更是达到了4.39%。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Sell in May”并没有在2017年生效。
“从表面上看,年初至今的市场强劲反弹,如果在二季度出现回调,似乎并不令人意外。但在法国总统大选首轮投票之后,全球股票上行突破纪录高点,表明市场情绪有强劲的动能,特别是在技术面显示股市尚未过度走高的情况下。同时,基金经理持有超额现金,表明仍有大量场外现金等待部署股市。”
王昕杰说,“Sell in May确实是股市中最著名的俗语,这是基于全球股票市场长期表现而统计出来的季节性特征,但并不是每年都是如此,我们在4月份的时候就预期今年并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中金也在报告中坦言,2017年5月,所谓的“5月卖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出现。
不过,该机构并不看好美股的后市行情。
报告指出,美股短暂上行后,VIX波动率指数再度降至历史低位,统计资金呈现大幅流出美股的迹象;经济数据释放下行信号,加上不利的季节性因素、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的潜在扰动、美国政策以及全球事件的不确定性,多种因素导致美股后市压力重重。
中金认为,在这样的压力之下,美股市场虽然修复了前期的下跌并再创新高,但在当前位置上有可能重回“纠结”态势,甚至不排除再度波动的可能性。
而对于同样在5月涨势喜人的欧洲股市,中金倒是青睐有加。
该机构认为,相比之下,欧洲市场持续改善的基本面和资金洼地效应,使其依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而部分新兴市场的估值和资金洼地优势,在美股依然“纠结”的背景下,可能也会继续吸引资金回流。因此,目前来看,维持中长期对欧洲和新兴市场的超配建议依然是合适的。
王昕杰同样看好欧元区市场表现。
他说:“我们不会排除股市有回调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去年11月以来,全球股市大幅上涨超过10%,部分股市达到20%涨幅。不过,我们预期,任何回调之后均会伴随强劲的反弹走势。而且在现在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压力相对较小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全球股票仍然可以维持上行趋势,仍然可以采取逢低买入的策略来应对全球股票的投资。目前我们看好的区域市场会是欧元区股票和亚洲股票,会跑赢全球股票。”
亚洲区股票市场中,A股的表现似乎尤为不佳,统计显示,上证综指5月累计下跌1.19%,深证成指累计下跌3.61%,逊于大部分重要市场的表现。
海通证券的研究显示,上证综指每年5月至10月的表现明显低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自开市以来,上证综指当年5月至10月的涨幅均值为4.62%,而当年11月至次年4月的涨幅均值为20.17%。
考虑到1997年之前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设置涨跌停板,因此,以1997年之后的五轮震荡市为样本进行统计,震荡区间分别为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2002年1月至2004年9月、2009年8月至2011年4月、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2016年1月底至今,统计得到震荡市中,当年11月至次年4月收益率均值为2.6%,而在当年5月至10月为-6.0%,可见震荡市中“Sell in May”效应较显著。
而如果单单以5月这一个月份的表现来看,澎湃新闻记者统计了2000年以来沪指的单月表现,发现涨跌各半,9次正收益,9次负收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可言。不过,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沪指确实动力匮乏,深市的表现则更加弱势。
表二:2000年开始,上证综指历年5月涨跌幅统计。
王昕杰坦言,A股近期表现特别弱势。他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原因来自多方面,“包括去杠杆及金融监管的加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回升,可以看出市场的流动性偏紧。而从成交量的下滑我们可以看出,投资人风险偏好的下降也是负面影响。但我们认为,宏观层面的稳定将为股市提供支持,而政策相关的负面影响经过消化以后,对股市的冲击影响会递减,无需对股市太过悲观。”
而香港恒生指数则在5月份累计上涨了4.25%,在全球重要市场指数中仅次于韩国股市。
5月31日,香港恒指收报25660.65点,虽然终结了连续7个交易日的上涨,不过依然保持在22个月以来的高位。
有分析称,尽管恒指在“五穷”月并没有下跌,但不代表“六绝”月也能保持上涨。随着港股股指日渐攀升,上行阻力渐增,而未来美联储议息等不确定因素将会产生拖累。
王昕杰则表示,以未来一年为时间周期,将继续看好包括港股在内的中国股票,特别是与中国新经济相关的板块,相信仍会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包括大消费板块,如衣食住行、文娱等消费升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