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双11”还有两周。与往年主要靠拼手气、拼网速不同,今年“双11”期间,“剁手党”们要想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还要比拼智力、体力。据悉,今年众商家促销活动纷纷推陈出新,规则更加复杂。网友们纷纷吐糟,“没有"奥数"功底已不敢应战”。
对于消费者来说,显然希望商家的促销活动简单直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避免多花钱。然而,今年“双11”商家的促销活动规则却很复杂,如预售、定金膨胀金、各类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优惠券,以及7天或30天保价政策等。
或许商家会说,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一种促销创新。但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弯弯绕”,目的无非是想借“双11”多卖东西,但又想少让利甚至不让利。但是,消费者并不傻,不仅能看出某些促销是“陷阱”,也能看出商家缺乏诚意。目前,已有媒体报道了一些“陷阱”,如预售的商品必须单独购买,无法合并订单,获得优惠幅度并不如想象的大;用“券”限制多,既不明示也不同意退款;优惠券限制人数,又公布名单,过程不透明。如此复杂的规则,很可能让消费者智力、体力耗不起,索性不“玩”了,这对“双11”而言无疑是伤害。
更值得关注的是,虽说规则复杂不等于违法,但部分商家促销行为确实涉嫌违法。例如,有网友反馈称:“看主页上宣传支付尾款可用优惠券,于是预售款按照规则凑到了满减100元的,然后咨询客服被告知这个优惠券只支持"单笔且同色同尺寸同款式"满599元。严重误导消费者”。
笔者认为,“双11”品牌经过多年打造,从网店到电商平台都应该珍惜。面对复杂的促销规则,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但有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对商家“双11”促销规则进行“体检”,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放行,让市场来检验促销规则是否合理;而涉嫌违法的,则要及时责令商家改正,并严肃处罚明显违法的商家。
其实,网店促销“弯弯绕”还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制造业利润已经很低,很多商家难以真正降价,只能通过“弯弯绕”来营造降价气氛。再如,网店为了刷销量,平台为了刷业绩,都想利用“双11”大捞一把,却忽视了市场规则和法律规定。距“双11”还有两周,及时纠错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