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很爱喝咖啡。
据英国议会的一个特别调查组统计,英国人每年要随手抛弃25亿杯外带纸杯,连起来长度可绕地球5.5圈。
英国下院环境监察委员会报告
为了消化这些包装垃圾,过去英国每年向中国出口约50万吨塑料垃圾和370万吨废弃纸张。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中国去年宣布,禁止24类洋垃圾进入中国,其中废弃纸张、塑料等星巴克外带纸杯使用的材料也在被禁之列。这些和英国息息相关的禁令,大部分从2018年1月1日起生效。
一向习惯于垃圾出口的英国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英国议会下院针对中国的禁令,匆忙成立特别调查组,紧急推出重磅措施。其中一项提案是,要对星巴克使用的纸杯每个征收25便士(约合人民币2.2元)的“拿铁税”。
受到环保部门压力,星巴克为了减少纸杯使用,出了新招!
从2月1日起,星巴克在伦敦市区的25家门店向使用一次性纸杯的顾客额外征收5便士(约合人民币0.45元)的附加费用。这项措施预计会在5月起在全英国的星巴克门店推广。
英国太阳报惊呼:这般涨价,实属抢劫!
星巴克试行纸杯收费
英国下议院环境监察委员会主席玛丽·克里夫表示了对星巴克等咖啡商的强烈不满,
“每一天,英国有50万个从咖啡店带出来的纸杯被扔在大街上,与此同时几乎没有人在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咖啡杯。
咖啡业巨头们对此无动于衷,政府必须采取重大变革性措施,对此出手管制。”
环境监察委员会在今年1月提出的25年规划中指出,英国的咖啡店必须在2023年实现所使用的咖啡杯全部可回收利用。
但是,目前星巴克使用的纸杯是一次性用途咖啡杯(single-use coffee cup),夹层中有一层保温和防水用的塑料薄膜,使得其几乎不可能被循环利用。
为了达成监管目标,星巴克推出了售价1英镑(约合人民币8.83元)的便携马克杯,并且鼓励顾客停止使用一次性纸杯。
星巴克英国官网在公告中表示,星巴克一直致力于减少一次性纸杯的使用,从1998年起,星巴克就向自带咖啡杯的顾客提供优惠,额度也从10便士上涨到25便士。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Pret 等英国其他主要的连锁餐饮门店也有类似的优惠。
星巴克公告还称,这次在伦敦25家门店征收的5便士额外费用将有3个月的试行期,之后可能向全英国500多家门店推广。这期间征收的费用将全部捐给环保活动,并且用来支持行为经济学研究,以便未来推出更有效率的环保激励措施。
中国禁令让英国人着急
根据泰晤士报等媒体报道,星巴克这次主动推出5便士的额外收费,主要是受到了英国环保部门的压力。
戴维斯等环境监察委员提出,希望对星巴克等咖啡连锁店征收每杯0.25英镑的“拿铁税”,以惩罚一次性咖啡杯的大量使用。由于在英国,星巴克每杯饮品的售价大多集中在2-4英镑的区间,“拿铁税”在价格中所占的比例不可小视。
在中国洋垃圾禁令生效之后,英国环境大臣戈武紧急反应,在今年1月份提出了针对塑料垃圾的“四点解决方案”。这项方案旨在减少塑料使用量,提高回收比例,而像星巴克纸杯这样的难以回收的塑料包装,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今年1月12日,英国下议院环境监察委员会成立了特别调查小组,专门针对中国的洋垃圾禁令研究应变方案。
调查小组组长克里夫表示,英国过去每年要向中国(含香港地区)出口50万吨塑料垃圾和370万吨废弃纸张,这部分垃圾占了英国垃圾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如此巨大的垃圾量一旦无法出口,将对英国本土的环境容量产生巨大压力,无论是就地填埋还是高温焚化都将对英国国内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1月19日,特别调查小组向环境监察委员提交的报告指出,中国禁令造成的英国垃圾出口缺口很难有替代方案,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降低英国的塑料垃圾吨数,尽快提高循环利用效率。
英国环境大臣戈武也因为对中国的洋垃圾禁令造成的影响没有足够充分的预判,被英国媒体大加批评。
英国现状:垃圾已经堆积如山
虽然中国的塑料垃圾禁令从今年1月1日起才对英国生效,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项禁令造成的冲击已经“立竿见影”了。
英国卫报报道,由于出口渠道被阻断,英国一些地方的垃圾堆积速度已经超过处理能力,塑料垃圾正在“堆积如山”。
英国回收工业协会主席西蒙强调,
“如果你到我们旗下一些会员的垃圾场里实地走访,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垃圾堆成小山了。
过几个月你再来看,情况估计还要更糟糕。”
有英国环保组织的发言人讲到,英国在过去20年都极度依赖向中国出口自身的垃圾。如今这条路走不通了,很多地方的垃圾处理行业人员都手足无措,被这个变化给打蒙了。
从2017年秋天开始,英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感受到了中国垃圾禁令带来的压力。从那时候起,一些英国运载出口垃圾的船只开始拒绝出发,因为他们担心海上路途遥远,等船只赶到中国时已经错过了接收垃圾的截止期限。
为了避免陷入极端的混乱,英国一些地方的市政当局已经额外拨款应对垃圾处理压力,并且从外包公司手中收回垃圾回收的重要工作。
每经编辑 郑直
本文为
|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