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养生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农历新年一过,不少人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可以脱下厚重的棉衣了。那么,早早换下冬衣,对身体会不会造成伤害呢?
乍暖还寒
谨防“开春病”
春节已经过去,我国东北、内蒙古东部等不少地区气温仍在-5℃以下,但不少人已经穿起薄外套,有些年轻人甚至为了追求时髦露出脚踝。医生提醒,季节交替之际,昼夜温差大,风力变化无常,乍暖还寒之际过早脱掉冬装,身体很难适应气温的急剧变化,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开春病”最容易在此时乘虚而入,需要格外注意。
“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自我调节温度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所谓"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长春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刘人科说,每年初春时节,都是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有些体质弱的人群甚至比冬季还易生病,需格外注意。
此外,刘人科提醒年轻人,千万不可为了赶时髦“要风度不要温度”。虽然露脚踝只露出一小截,却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常言道,“寒从脚下起”,脚冷就容易让人体受寒感冒;低温也会伤到关节,阻碍气血循环;脚踝皮下脂肪较少,保暖性较差,但它分布着血管、神经等,还有六条经络通过,不注意保暖,寒气就容易从脚踝侵入体内,久而久之易造成一些疾病。
“有些疾病你可能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到中年老年的时候,病就都找上来了,年轻人切勿为了一时之美损了健康。”刘人科说。
气温刚转暖
不要过早脱掉棉衣“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身体不适。
“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而变化。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在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单就“春捂”而言,每年的3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
穿件马甲
以防背心受寒
背心与心肺相通,风寒之邪极易透过背部侵入人体,背心一旦受凉就会导致肺寒,引起感冒咳嗽等症状。老年人和儿童在出门时可以穿件背心马甲,或者套件毛背心,以防背心受寒。
膝主筋,多“捂”膝盖可以预防风湿性关节炎,增强腿部运动能力。“春捂”应该注意腰腹和膝盖的保暖,必要时可以套上护膝以加强保暖。
痛经女性
不要过早露腿露腰
中医理论有“寒从脚起”一说,因早春时地面温度较低,双脚接触时容易受凉引起感冒。经常搓脚和按摩脚掌心、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脚都能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常以温水泡脚,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对身体很有益。对于老人们来说,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以御寒,还可以改善睡眠。要注意的是,特殊人群,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低血压患者和经常头晕的人,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
女性要注重下半身的保暖,切忌“只要风度不要温度”,过早地露腿露腰。痛经是一部分女性朋友长期伴随左右的问题,痛经女性需要格外注意保暖,这样方能为以后的健康体魄打好基础。
怎么“春捂”
依每人体质有所不同“捂”会依每人体质不同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或体质偏寒者可多捂几天,而体热的人则可以少捂几天。具体标准可以综合考虑气温和个人感觉两方面。首先看温度。
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比如有时日最高气温超过22℃,虽然不能像夏季那样只穿单衣,但也不能连棉衣也不脱地捂着。捂过头反而易使人上火、血压升高,也可能因热伤风而患上感冒。
什么温度下
要继续“忍耐”厚衣服
首先看温度,通常来说,15℃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 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其次凭感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如果感觉“捂”了身体会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否则,“捂”出了汗,万一再被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最后,还要注意昼夜温差。这也是判断捂不捂的标准之一。早春时节,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身体免受冷空气突至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当天气预报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至10℃时,就该小心保暖了。
整理/高蔷 制图/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