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晚餐时间不规律,很多人常常在饥饿状态下入睡,认为这样可以"减肥"或"清肠胃"。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习惯,实际上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从消化系统到睡眠质量,再到血糖调节,空腹睡觉带来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和您一起来了解。
人体是一个精妙的生物钟系统,饥饿感和睡眠质量受到多种激素的调控。当我们晚上感到饥饿时,身体会分泌一种被称为"胖素"(ghrelin)的激素,它向大脑发出"需要进食"的信号。与之相对的是"瘦素"(leptin),这种抑制食欲的激素主要在睡眠状态下分泌。熬夜或饿着肚子睡觉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胖素"水平升高而"瘦素"分泌不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发现睡得越晚越想吃东西,甚至饿得难以入睡。
空腹睡觉的三大健康危害
1、消化系统受损
胃部在空腹状态下仍会持续分泌胃酸,这种强酸性液体若没有食物中和,会直接接触胃黏膜。长期如此,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会被破坏,轻则引发胃炎,重则可能导致胃溃疡等严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许多长期空腹睡觉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症状。
2、睡眠质量下降
饥饿状态下入睡,身体可能出现心慌、出汗、乏力、手抖等低血糖反应,这些症状会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深度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关键时期,长期睡眠质量差会导致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3、血糖调节紊乱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血糖调节功能受损的人群,空腹睡觉尤为危险。可能引发"黎明现象"——即清晨血糖异常升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即便对健康人群,长期夜间低血糖状态也可能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功能。
健康吃夜宵的建议
1、不建议吃完夜宵马上睡觉,这样不利于肠胃健康和入眠,建议睡前1—2小时吃夜宵。
2、建议优先选择燕麦片、全麦面包、苏打饼干、苹果等,这些食物不容易给胃肠道增加负担。
3、不要吃得太饱,吃得太饱再睡觉,很容易让身体把额外的热量储存为脂肪,导致肥胖。上床睡觉前只要保证没有饥饿感即可。
健康的生活习惯绝不是极端的节食或过饱,而在于平衡与适度。饿着肚子睡觉既不是减肥的正确方法,也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身体的真实需求,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养生。
内容来源:新华社
(医疗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及参考使用并不代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能替代执业医师诊断,不代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