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警惕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日常的饮食调整、运动习惯和定期检查同样重要。以下是保护血管健康的实用建议,帮您远离心血管疾病风险!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和您一起来学习。
1. 调整饮食:少吃“堵血管”食物,多吃“清血管”营养
避免或减少摄入油炸食品、加工零食(如薯片、饼干);高糖食物(如果脯蜜饯、含糖饮料);高盐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
推荐多吃全谷物(燕麦、糙米)——富含膳食纤维,帮助降低胆固醇;深色蔬果(蓝莓、紫葡萄、菠菜)——含花青素、抗氧化物质,保护血管弹性;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减少血管炎症;坚果(核桃、杏仁)——含不饱和脂肪酸,改善血脂代谢;黑木耳——含木耳多糖,可吸附多余脂质,轻微抗凝血。
小贴士:晨起喝杯温水,促进血液循环。睡前1小时少量饮水,避免夜间血液黏稠度升高。
2. 坚持运动:让血管“年轻化”
运动是最好的“血管扩张剂”,能增强血液循环,减少脂质沉积。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车、跳绳)。碎片化运动,上班族可每小时起身活动,或上下班快走10分钟。
3. 调节情绪:压力大,血管也会“紧绷”
长期紧张、焦虑会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影响末梢循环,引发头晕、手脚冰凉等问题。适当放松,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
4. 局部增温:改善手脚冰凉
偶尔血液循环不良时,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泡脚(睡前1小时,40℃水温,15~20分钟)。搓手、按摩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5.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普通血脂检查:20~40岁人群每3~5年1次。
血管专项筛查(颈动脉超声、踝臂指数、冠脉CTA):40岁以上、肥胖或有家族病史者,每年1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每3~6个月监测1次。
关键提醒:已有心血管疾病者需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戒烟限酒,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
(医疗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及参考使用并不代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能替代执业医师诊断,不代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