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快递业依然“这边风景独好”。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27个月保持50%以上的增长。
虽然堪称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但高成本、低利润等问题对快递行业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业内人士呼吁,加强扶持、加快松绑,推动快递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蜕变。
业务量连年翻倍
“今年前5个月,我们的业务量同比增速约为103%;预计全年有望做到12亿件,比去年增加一倍多。”中通速递董事长赖梅松说,“5年里,我们的业务增长了10倍。”
连年翻倍,是中国快递业的基本态势。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为57亿件,约为2009年的3倍。去年快递最高日处理量达到3000万件,位居世界第二。“快递经济”在国内不少地区的地位日渐凸显。比如,上海已成为全国快递服务最发达、快递企业总部集聚最多的城市。目前,“三通一达”(申通、圆通、韵达、中通)等主要民营快递企业均在上海设立了全国总部,UPS、FedEx、DHL等国外快递巨头的中国区或华东区总部也设在上海。上海快递业近年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5%~50%之间。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李惠德说,快递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种因素。比如,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相关政策的调整、邮政法的修订等为行业开辟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快递企业紧紧抓住机遇,实现了从起步到快速壮大。
与此同时,快递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赖梅松说,现在市场洗牌十分激烈,“三通一达”、EMS、顺丰等第一梯队企业集中了80%以上的业务量,大量中小型快递企业的日子则越来越难过。
三大反差困扰行业发展
“我们是在被‘网购’推着走,如果发展不够快,我们很快会被甩掉。目前来看,还可以更快!”一家知名快递企业负责人说。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快递企业时不我待、抢抓机遇的迫切感,也能感觉到它们巨大的压力感。
2006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只有258亿元,至2012年则达到1.2万亿元,6年间增加了45倍。马云甚至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网购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快递企业的焦灼和压力,与目前行业普遍存在的几大反差有关。一是市场需求与服务能力不匹配。中通速递目前每天最高业务量已有350万件,处于“第一集团”,但赖梅松仍感危机四伏。他说:“目前,快递的服务能力尽管提升很快,但与市场释放的需求还很不匹配。”
韵达快递今年上半年业务增速在100%左右,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柏根说:“我们面对的市场太大了,快递企业即使咽得下,也消化不了。虽然目前形势很好,但市场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二是利润越来越薄,成本越来越高。快递的件均收入正逐年降低。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亿件,同比增长61%;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14.1亿元,同比增长34.3%。显然,收入增速远远低于业务增速。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说,现在大多数快递企业利润率低于5%,且还在不断下降,但人工、土地、资金等成本均明显上涨。
三是网购依赖度高,但议价能力弱。目前,“三通一达”等快递企业业务高度雷同,其中网购件比重达到70%甚至更高。由于价格战愈演愈烈,在与电商的合作、博弈中,快递企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何摆脱对网购件的过度依赖,是快递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扶持+松绑助力高成长
周柏根说,政企分开以来,快递业的法律政策、市场秩序等多方面均显著完善。但他同时认为,与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诉求相比,对快递业的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比如,多位快递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城市对快递企业用地尚没有专门的规划,以普通商业用途出让的土地价格又远远超出企业承受力;目前还没有针对快递车辆的专门技术和车型标准,“客货混装”的快递随时面临着交通部门的处罚;国家有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快递业的政策,但在地方充分“落地”尚需时日。
2012年11月,上海曾出台支持快递业发展的13条措施,在快递企业的用工培训、网点登记、车辆通行等方面均有不少“破冰”之处。6月28日,国家邮政局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合作目标,到2020年,将培育出1个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2~3个年业务收入超500亿元,总部在沪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或企业集团。
徐勇说,对于快递业,既要加强扶持,从土地供应、税收、技术改造等各方面予以切实支持;又要加快松绑,根据快递业的发展形势,对工商、交通、通关等各方面制度政策的滞后之处及时改革、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