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出访印度,中印双方签署68亿美元工业园区建设协议,以平衡双方的贸易失衡关系。美国《福布斯》新闻网9月28日刊文就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进行了深入解析,表示中印两国这种贸易关系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析指出,由于印度劳动力短缺、土地使用受限、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电力供应不足,当地的制造业一直处于欠发达状态,自身难以提供足量的优质商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进口明显大于出口。据统计,在与印度存在合作关系的25个贸易伙伴中,有16个都存在贸易逆差,中国也位列其中。
其次,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生产供应链的最后一环,从韩国、日本、台湾等地生产的大量高科技元件都要经过中国当地生产商的组装进而销往海外。如果印度不能像韩国和日本一样融入亚太地区的产品生产线,只能作为消费者进口中国制造的成品,那自然会产生一定的贸易逆差。
此外,印度对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开采政策限制较多,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中有70%的份额源于石油和煤炭的进口,黄金进口使得双边贸易更为失衡。
报道认为,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进口中国商品对印度的消费者和企业来讲都是有利的,商品价格更加低廉可使印度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中国产品的引入也能为印度当地企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和竞争,促使其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实习编译:谭源星 李玮 审稿:赵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