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热点> 正文

超过300名高校独董密集离职 绝大多数担任领导干部

超300名高校独董密集离职

2015年四季度以来,教育部掀起高校独董问题监管风暴, 润和软件 、华信国际、 豫金刚石 等多家上市公司的高校独董春节前后集中辞职。

记者统计发现,3个多月已有超过300名高校独董离职。离职的高校独董中绝大多数为领导干部,但其中也有并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普通高校教师。

一大批兼职独董的高校干部教师集中离职,以及上百名高校教师仍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担任独董的现状,反映出中国上市公司严重的“高校依赖”症。此轮高校独董监管风暴,正是指向这一病症的几个深层问题。

——高校腐败。高校党政领导干部通过担任独立董事,安排上市公司负责人孩子就学,以此形成权钱交易,是高校独董备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招生过程中因受贿千万元被查处的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就曾担任7家公司的独立董事,这些企业经营内容涉及网络技术、交通、数码科技、商业银行、基金管理等多个领域。

——有偿中介风险。有业内人士分析,高校干部教师除具备专业的理论研究素质外,很多都在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担任咨询委员、兼职顾问等职务。很多上市公司正是看中了这些资源和社会关系,因此网罗众多高校教师担任独董。不过,这也同时增加了资源换利益的违规潜在风险。

记者发现,高校独董的社会身份通常非常之多。如在A股某大型上市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某高校博士生导师,同时还兼任多个学会、政府专家委员会的社会职务。在某大型金融上市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某高校教师,同时还在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法学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等组织担任常务理事或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认为,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独立董事表面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起到为上市公司缔造关系网络的作用。

——“花瓶董事”。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少高校独董拿着十几万的年薪,出席董事会就是投赞成票,没有行使为中小股东监督董事会的权利。广东奔犇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国华说,从其代理的多起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案件中可以看出,包括高校独董在内的独立董事群体,基本上没有发表过有价值的意见。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