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热点> 正文

郑永年:做智库的第一要务是说真话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于3月19日-21日在北京举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出席并致辞。他谈到,做智库的第一要务就是说真话。说真话也许有影响,也许没有影响;说真话有人喜欢,有人可能恨你。但是做政策研究的人,第一要务不是追求影响,而是说真话。以下根据演讲实录整理:

实际上我做中国政策研究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现在中国很多政策现象我不是那么能看得懂。举几个例子,我们的政策,国有企业老总工资成功减下去了,但是有些国有企业老总不干活了。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可以生二胎,但是很多人不想生了。还有现在因为老龄化,要延长退休年龄了,在东亚的环境里面,新加坡、日本大家都经历这些,都非常开心,因为人的寿命长了,多干几年是好事,但是中国一提出来,反弹比较大。

我总觉得我们的政策研究可能不能产生有效的政策支持。当然每个国家的智库扮演不同的作用,我们国家是知行合一,但知和行之间存在一定脱节。好多政策很难转化为现实,原因很多。我们都是研究政策的,得自我反思,做政策研究为什么不能产生很有效的政策支持?当然也有很多的条件,比如需要很多财务上的条件。我们研究政策自我反思还是需要一点的,我们从自己本身怎么样能做的更好。

我一直关注中国的政策,研究政策变化。我们经常犯的几个毛病,或者我们经常使用的几个廉价的方法论,阻碍了我们生产出有效的知识。我就把这几个东西列举一下,供大家讨论。

第一个,我们知识的道德化非常严重。我们做政策,要考虑它的可行性。我们老是抢占道德制高点,认为我做的是道德的,为人民服务的,但实际是不是这样,不去考虑。

第二,知识权力化或者权力崇拜。有权力的人更多,有权力好像就有知识,我们所作的都是论证有权力人说的话,这也是一个问题。

第三,知识的金钱化或者金钱崇拜。我们现在很多衡量智库,就是看能不能弄来钱,能弄来钱的就是好的,弄不来钱的,他就怀疑了,到底有没有价值。

第四,是知识的名誉化,追求名誉。各个地方做智库,最希望领导能批示一下,那荣誉就有了,领导不批示,好像你的政策就没有价值。

第五,我把它称为知识的神秘化,这一点我很头疼。现在我们讲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很多解释不通的东西,我们总认为外面如美国或者西方国家有个阴谋在对付我们,解释不通了就说阴谋,这个就很麻烦。其实知识领域是没有阴谋的,什么东西都是阳谋。

第六,是社会问题的政治化。我们所说的社会问题,一套制度也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是作为社会物体,但是我们总是把它政治化。国有企业就是国有企业,一个两个国有企业倒闭了,共产党不会倒,中国社会主义不会倒。很多人总把国有企业的东西跟所有的东西都绑架在一起,这个太政治化。

第七,就是我们的知识娱乐化。现在的社交媒体,大家都喜欢把自己这些东西娱乐化,大家传来传去。社交媒体给我们带来很方便的工具,但是我觉得社交媒体对我们知识创造是非常有害的打击,越来越不能理性的思考。

加起来,最后导致了我们知识的虚假化。我们很多知识都是虚假的,并不是真正要解决实际的中国存在的问题。我研究政治很多年,总认为社会科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观察通了以后,再把它概念化、理论化,是这样一个过程。我总觉得智库要产生影响,我永远相信追求影响力,但不应当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做智库的第一要务就是说真话,说真话也许有影响,也许没有影响,说真话有人喜欢,有人可能恨你。但是我觉得做政策研究的人,他第一要务不是追求影响,而是说真话。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华网立场)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