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正经历L型发展阶段。从2016年上半年数据来看,银行业不良资产有见底迹象,但是否已到拐点尚无定论。短期内期待银行资产质量快速反弹、利润恢复高增长不太现实。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平安银行今年依托集团优势,全面深化向具有“利润稳定器”之称的零售业务转型,开启“新三年规划”。
抵御风险拨备大幅计提
连续经历了11个季度持续上升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出现企稳迹象。银监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与上季末持平。平安银行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也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6%,较年初上升了0.11个百分点,与一季末持平且低于1.75%的行业平均水平。
邵平表示,从银监会披露的数据以及平安银行的情况来看,今年二季度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与上季末持平,这种状态不是巧合。他认为,银行资产质量有向好的迹象,但是否已经到了拐点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尚不能下结论。
在预计经济形势逐渐好转的同时,平安银行也在大幅计提拨备。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计提了200亿元的拨备,而2012年、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全年计提拨备的数额分别为31.3亿元、68.9亿元、150.11亿元、304.85亿元。2016年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122.92亿元,同比增长6.1%,远高于行业3.17%的平均增速。如果剔除拨备因素,该行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7.69亿元,同比增长17.59%;拨备前利润达到361.56亿元,同比增长28.26%。
“目前经济形势局部有好转,局部可能还处于下行阶段。今年上半年该行计提的拨备同比增长了55%,是为了持续健康发展,这就好比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利润增速不错的情况下,平安银行主要采取核销的方式处理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
近日,人民银行公布的7月份金融数据显示,7月当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主要为住房按揭贷款)占7月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超过100%,而从已经披露了半年报的一些银行来看,个人房贷的投放也在迅猛增长。邵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之前因负债成本高,该行一直控制房贷业务规模。随着负债成本明显改善,平安银行下一步该行将加强房地产按揭业务。同时,为防范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平安银行对房贷相关业务实行名单制管理,在全国只做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并且分支行不准开展业务,只通过事业部专业化经营。
全面推动向零售业务转型
2016年是邵平担任平安银行行长的第四个年头,也是他提出“新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过去三年,平安银行净利润几近翻倍,表现远超市场预期。邵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过去三年已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厘清了发展思路,新三年转型的成果会远远超过前三年。
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邵平认为,决定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其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考验的才是银行管理的真功夫。只有规模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净息差、净利差、成本收入比等效率型指标的持续改善,才是令他感到欣慰的地方。
邵平2012年底到任平安银行之初,公布了“三步走”战略规划:即第一步,在3-5年内,以对公业务为主,同时构建零售业务快速发展的强大基础;第二步,在5-8年内,以对公和零售业务并重,实现各项业务快速协调发展;第三步,8年后,使零售业务成为银行的主导业务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在此次半年报业绩公布次日,平安银行宣布全面开启零售银行深入转型,将围绕获客、智能主账户、客群、产品、渠道、IT、架构等7大关键策略,开展20个具体的落地实施项目,全力推进智能化零售银行转型工程。邵平表示,此时启动零售转型2.0战略,是“水到渠成,蓄势待发”。
实际上,最近几年,伴随宏观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以及金融脱媒态势明显等因素,有“利润稳定器”之称的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各银行兵家必争之地。在激烈的竞争中,邵平坦诚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还比较弱,能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因素在于依托平安集团所拥有的1.1亿金融客户、2.4亿互联网客户、近百万代理人以及涵盖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20多家子公司。未来,“C+SIE+R”模式(核心客户+供应链客户、产业链客户和生态圈客户+零售客户)将是平安银行差异化经营的重大特色。在过去三年,平安集团的交叉销售在信用卡、汽融等领域的探索已充分显现优势,未来这种成功的迁徙和交叉销售将覆盖银行零售业务全领域。希望再用3到5年的时间,完成集团的客户迁徙,使银行的客户数量达到1.1亿。实习记者 张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