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延期”、“打折”履行甚至不履行增持承诺的行为,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增持承诺虽然很难进行强制性约束,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监管层对增持承诺的“软约束”正不断加码,舆论监督,包括投资者“用脚投票”对增持承诺的约束也会越来越强。同时,增持承诺作为一种诚信行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等增持主体的自我约束也会越来越强。
增持承诺爽约频现
去年股市剧烈震荡期间,各地证监局向辖区内上市公司发出《关于开展维护公司股价稳定工作的通知》,对上市公司的股价稳定政策等作出具体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在大股东增持、回购股票、董监高增持、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5个方案中选择性推出利好消息稳定股价。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作出了增持公司股票的承诺。
如今,“12个月”增持期限已过,大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均按照承诺履行了增持承诺,很多甚至还是“顶格”完成。同时,很多上市公司虽然履行了增持承诺,但是贴着增持下限完成的。
与履行增持承诺相比,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却通过“延期”、“打折”等方式爽约,甚至直接表示不能履约。以抚顺特钢为例,公司7月1日晚间发布提示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书面通知,东北特钢集团因流动资金不足已经导致债务违约,无资金能力履行于2015年7月8日作出的增持公司股份承诺。彼时东北特钢集团承诺,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累计金额不低于18000万元公司股票。
不增持反减持
去年7月12日晚,国金证券公告称,为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公司持股比例5%以上股东清华控股计划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择机增持本公司股份,增持金额累计不低于4427万元,所增持股份6个月内及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不减持。不过,在未完成增持承诺的情况下,国金证券于今年8月21日公告称,清华控股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减持所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1.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3.63%。
国金证券小股东郑先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是去年看到清华控股的增持承诺后买入国金证券的,最近又加仓了,现在还被‘套’着,本来等着清华控股履行增持承诺帮我‘解套’呢,结果它在还没有履行增持承诺的情况下,反而要进行减持。”
国金证券方面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回应称,“一方面,我们尊重清华控股因自身发展需求行使的正当股东权利;另一方面,清华控股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减持计划实施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公司股东在未完成增持承诺的情况下反而要减持的案例并不止国金证券,还包括融捷股份、劲胜精密等公司。去年7月9日,融捷股份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柯荣卿的通知,柯荣卿计划于12个月内增持金额不低于1550万元的公司股票。不过,最终柯荣卿不但没有增持,反而于2016年3月23日至6月1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40万股。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就柯荣卿的上述行为是否违反增持承诺做出说明。随后,融捷股份公告称,日前收到柯荣卿延期履行增持承诺的申请,其将增持承诺的履行时间延长半年,即至2017年1月9日前实施完毕,对本次未能履行承诺特向公司和股东致歉。
承诺约束不断加码
“从资本市场建设的角度来讲,对于承诺的履行肯定是强约束、软约束以及自我约束并存的。如果都是强约束的话,那么就会导致没有人敢作出承诺,最终不利于市场稳定。如果都是自我约束的话,就会导致大量损害中小股东的情形存在,甚至滋生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某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就增持承诺而言的话,很难进行强制性约束,很大程度上属于软约束和自我约束的范畴。”
实际上,对于增持承诺的履行问题,监管层的“软约束”正不断加码。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承诺的爽约乱象,今年2月26日,上交所公布《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股份计划/进展/结果公告》临时公告格式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增持金额或数量,未能按期实施的必须说明理由。其中要求增持“数量或金额”尽量明确,应当标明其上限和下限,且区间范围应审慎合理,具有可执行性。
融捷股份、劲胜精密等上市公司大股东未履行增持承诺反而减持的行为,也受到监管层的“关注”。今年6月7日,劲胜精密公告称,控股股东劲辉国际计划于6月13日至9月12日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118万股。6月15日,劲胜精密即公告称,劲辉国际已于6月14日减持810万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由29.08%下降至28.51%。随后,深交所向公司发去关注函称,2016年8月16日承诺增持计划即将到期,劲辉国际或实际控制人王九全至今尚未履行增持计划,且于近日减持了公司股份,请当事人说明是否涉嫌违背诚信原则,误导投资者,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除监管层软约束,舆论监督,包括投资者‘用脚投票’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承诺也有一定约束作用。随着资本市场发展,自我约束作为一项诚信行为会越来越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所重视,这是一个渐进过程。”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记者 任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