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 张镇
近期发生了两件对原材料行业影响深远的事情,一件是各类原材料商品期货强势暴涨,另一件就是全面推行“营改增”改革。前者与原材料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后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巨大推力,同时配合国际产能合作,这组成了“新常态”下原材料行业改革的“顶层设计”。
原材料行业是重点去产能攻坚行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通过金融手段化解产能和库存,并对商品价格体系深入调整,从而稳定市场预期和创新治理机制,这有助于行业改革目标实现。而“营改增”的全面推行,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产业自我演化,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性,促进行业制造智能化和生产服务化转型,推进国际产能化合作,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并通过税链全程抵扣机制,推动全产业链整合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价格体系和产业形态重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原材料行业的生产力,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此次“营改增”允许对不动产增值部分征税,原材料行业企业购置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成本可以抵扣增值税,而人工的劳务成本无法抵扣,随着人工成本日益增高,企业将会更加愿意选择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减少人力使用。随着原材料行业大规模机器人和自动化装备的使用,促进了原材料行业智能制造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营改增”允许无形资产可以作为其进项税款抵扣,降低了有关成本。这既促进了原材料行业企业积极地研发无形资产,加大研究开发阶段的投入,进行技术的创新,也激发企业对自身无形资产评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行业的生产服务化转型。另外,最新“营改增”政策更新充实无形资产外延,增加了探矿权、采矿权、配额、经营权、经销权、域名等自然资源使用权和权益性无形资产,这有利于企业管理、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和业态的创新,挖掘无形资产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营改增”具有“环环征税、层层抵扣”特点,对于原材料行业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混合所有制建设全产业链经济联合体、集团打通产业链。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乃至生态链上各种所有制企业交叉持股,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协同,而且能够形成增值税链条全程抵扣的利益共同体,这比单一环节的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另外,原材料行业企业从各自为政的竞争转而联手打造全产业链竞争,由于产业链上企业区域分布和业务类型的不同,将带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分离,通过最有效率模式配置资源。
对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原材料产业重构,笔者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一)制定科学去产能目标
一是评估去产能目标,原材料行业的产能过剩是阶段性,不是长期性的,主管部门制定去产能目标要科学评估未来的需求变化。二是做好产能区分,去产能政策不能一刀切,要区分行业的有效产能和无效产能。三是关注结构性调整,当前原材料行业普通产品产能过剩,但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更应该关注产品结构和质量提升。
(二)利用金融工具提高效益
一是降低资金成本,原材料行业的金融属性越来越高,部分产品实现了指数定价,鼓励企业提高金融工具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降低资金成本,增强融资能力。二是降低经营风险,受国内和国际环境影响,原材料商品价格的波动性加大,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开发新的风险产品和管理手段,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风险,保证经济收益。三是推进资产证券化,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企业的资产定价、权益交易、债务处置等,提高企业现金流动性,并配合国际产能合作,培育利益共同体。
(三)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一是鼓励企业海外设厂和并购,抓住内外市场价差和“一带一路”有利时机,“走出去”输出富余产能。二是鼓励企业联合国内工程设计单位、装备企业及金融机构“合力出海”,通过产业链协同和增值税抵扣链条,降低经营成本。三是提升价值链,推动产能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四是发展专业跨境电商平台,鼓励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
(四)加快智能化制造
一是要顺应智能制造转型趋势,鼓励企业利用不动产、无形资产抵扣税收政策,加大智能制造装备和服务采购,加快数字化生产的研发和技术改造。二是顺应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分离趋势,鼓励企业深化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快构建新型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多中心的业务布局,促进技术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优化。三是要顺应“机器换人”趋势,鼓励企业规划与知识结构和区域经济相匹配的人力资源。
(五)推进生产服务业
一是强化无形资产的管理,鼓励有条件企业剥离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专业化分工。二是深化无形资产的经营,鼓励企业创新使用无形资产,特别是新增的自然资源使用权和权益性无形资产价值,扩展企业的边界和内在价值。三是甄别无形资产的价值,鼓励科技人员技术入股,通过市场评估无形资产实际价值。
(六)构建全产业链条
一是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二是标准化建设规范产业链,完善行业标准体系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发挥标准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作用,规范供应链和技术服务体系。三是品牌建设助推产业链,支持行业平台企业加快品牌建设,产业链内企业共享品牌效应,提升产业链内运营效益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