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金融> 正文

校园贷款“隐性化”存隐患

新华社济南9月30日专电(记者邵鲁文、袁军宝)近两年来,一些校园贷款平台凭借注册简单等“便利”吸引了不少大学生,但一些不规范校园贷款平台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

校园贷款小广告多

记者在高校开学期间走访了山东济南、淄博等地的几所高校,发现在不少学校的广告张贴栏和一些教室中,有很多刚贴上不久的校园贷款小广告。在济南一所高校食堂外的墙壁上,印着“急用钱找我们,满足你学生时代花销”的小广告非常扎眼。此外,诸如“大学生创业助学消费贷款”“手续便利,月利低至0.99%”等各种名义的宣传语也出现在几所学校的角落。

在采访中有学生告诉记者,此类校园贷款多是打着支持创业或助学的名义,但大多数贷款的学生都是用来消费,例如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记者找到一则贴在学校宣传栏的校园贷款广告,并按照其中的联系方式与联系人进行了沟通。对方告诉记者,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已有近百名大学生通过他们进行贷款,数额最高达到1.8万元,最少也有2000元,其中有不少学生用借款去购买iPhone手机等高档电子产品。

记者了解到,多数校园贷款平台因注册简单,甚至无需资料审核,吸引了大量学生用户。但由于无收入来源,且缺乏专业的指导,不少学生常面临还不上贷款的问题。

贷款平台逐步“隐性化”

近半年来,大学生无力偿还贷款事件屡有发生。今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名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所欠债务跳楼自杀;8月,重庆一名大二学生因频繁借款无力还清,其父母最终为儿子偿还10余万元债务,给家庭造成不小的负担。这些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此,今年以来多地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校园贷款。8月中旬,重庆市金融办等部门发文规定,不得仅凭学生身份证、学生证等低门槛方式发放贷款,不得以手续费、滞纳金等各种名义变相发放高利贷,未经家长书面同意贷款平台不得放款。广西、广东、山东等地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类似文件,并加大了校园内的宣传教育力度。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规范校园贷款平台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呈现出隐蔽化、本地化等新趋势。由于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收紧相关业务,不少本地的借贷公司甚至个人开始涉及校园业务,多数所谓“校园贷款”本质上是一种高利贷,设置了高额的利息,交易联系和交易方式也更加隐蔽。

记者走访山东几家高校发现,不少张贴在学校里的校园贷款小广告均是本地小额贷款公司,广告中没有公司地址和详细信息,仅提供电话、QQ号等沟通渠道,一切借款还款交易均在网上进行。

记者联系了其中一家贷款公司,发现这些公司的警惕性很高,往往第一个与咨询者接触的人都不从事具体的借款业务。若要成功借款,还需要说明学生个人详细信息,跟几个层级的线人逐级沟通后,才可获取信任进行借款。当记者询问该贷款公司地址、近期借款人数等问题时,对方立即停止了沟通。

让学生远离高利贷陷阱

专家认为,大学生群体的信用意识尚未完全建立,过度的、不规范的信用支持往往会引发不理性消费、助长校园攀比之风,因此需针对目前形势,不断完善监管措施。

北京邦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向阳也认为,作为没有稳定收入的学生群体,贷款行为应有所限制,家长要有知情权,无序放贷于社会有害,在无规制前校园贷款公司不宜出现。

济南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不良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广大学生群体应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提高自身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