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9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有企业4.6万余家
■本报记者 左永刚
今年以来,国务院若干文件中,在频繁提及发挥新三板市场功能的同时,区域性股权市场(俗称“四板”市场)也被放在重要位置。在降低企业杠杆,拓宽股权融资的政策趋势下,政策施力正在纵向推进,向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延伸,这包括利用新三板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拓宽股权融资。据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国务院层面的关于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的顶层设计正在酝酿中。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首席研究员高鹏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已经逐步将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部分在打造。国家层面开始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如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的证券市场的作用,以及私募证券市场的作用。
区域市场
可发力三大融资方式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降低企业杠杆的大背景下,国家推动股权融资正在向下延伸。在新三板揭牌三年以来,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伴随着降低实体企业杠杆,仍需要更广泛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这一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更加重要。
“降低企业杠杆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发展直接融资,这包括私募股权融资和私募债融资。”高鹏飞认为,目前在间接融资环节,企业贷款必须联保联贷,联保联贷就形成了联保联贷的圈子,一旦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就会关联其他企业,而发展股权质押融资也可以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
“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私募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发挥融资作用,私募股权融资、私募债融资和股权质押融资如果运用得当,对降低企业杠杆率是很有效的。”高鹏飞认为,企业发展是需要一定杠杆的,但要保持合理有效的杠杆,这需要提高管理水平来弥补。因此,在发展股权融资的同时,需要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进行规范。
“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可以规范运作,再加上三种主要的融资手段,将有利于企业获得更低成本的资金,而不选用高利息的民间资金或者高利贷。”高鹏飞强调。
实际上,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使资源向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发展自然倾斜,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同时,区域性股权市场对促进就业具有推动作用。
39家区域市场
能提供“保姆级”服务
2012年以来,区域性股权市场迅猛发展,基本形成“一省一市场”的格局,甚至有的省份成立了3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并渐成一定规模,对促进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的作用已然显现。
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9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基本已经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共有企业4.6万余家。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形式主要有挂牌、托管和展示3种形式,这是区域性股权市场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实行的分层分级制度。
区域性股权市场是低门槛、服务于大众的平台,是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打造众创空间的良好载体。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发挥了创新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就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运作,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此过程中能提供贴身的“保姆级”服务。
“区域性股权市场天然具有草根性和社区型,能够更贴近企业的服务需求。各地政府都在想方设法服务中小微企业,但是没有有效的抓手,通过市场,地方政府可以就近综合利用各类资源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高鹏飞认为。
区域市场顶层设计酝酿中
目前,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仍未纳入《证券法》的监管范畴,有区域性股权市场负责人建议对场外市场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对地方股权交易市场进行合理布局。
在此之前,证监会在2015年6月26日发布《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但该政策至今仍未出台。
重视区域性股权市场,除了上述若干文件提及或专门安排之外,关于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正在酝酿中。《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先后调研了多个区域性股权市场,其中包括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以及天津股权交易所。
据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调研正是为听取关于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的建议。
“从国务院38号文件(《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清理整顿交易场所时,就曾考虑出台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管理办法,目前按照国务院要求,要将办法上升为国务院的决定,上述调研就是为顶层设计做准备。”知情人士透露。
“除了从国家层面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的统筹规划,建议在法律层面确认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定位。”高鹏飞表示,目前区域性股权市场尚未纳入法律框架,其作为“证券市场一部分”的定位还很模糊,抑制了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建议结合《证券法》修改,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明确其作为证券市场的性质,给区域性股权市场一个明确的“身份证”。
(左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