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从资产管理总规模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子公司依然维持在11万亿元左右的巅峰;但若监管新规落地,总规模的缩水或将以一种剧烈的方式进行,这在引领行业的前20大基金子公司中已露端倪。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计算,截至三季度末,前20大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总规模为72280亿元,而二季度末为73821亿元,一个季度间缩水1541亿元。与此同时,缩水的还有产品数量:二季度末,基金子公司的产品总数量为16936只,至三季度末,产品总数量下降为16040只。
值得关注的是,在基金子公司发展势头微妙变化的同时,应对监管新规的增资计划则在不同基金子公司中悄然展开。不过,由于各家基金子公司股东的实力差异较大,在部分基金子公司或将获得数以亿计的大手笔增资同时,一些基金子公司股东则有可能放弃增资计划,这将会重构基金子公司的格局,“贫富差距”也将因此越拉越大。
子公司主动收缩
如果仅仅从数据表面来看,基金子公司只是止住了快速上升的势头,毕竟,无论是产品数量的减少还是前20大基金子公司总规模的缩水,占比都不高。但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上升势头止步的背后,是各家基金子公司主动收缩以应对监管新规的行将落地。而按照监管新规,倘若基金子公司不能迅速补齐注册资本缺口,其资产管理规模将会急速缩水。
根据《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基金子公司未来若要开展业务,其资产管理规模要受到净资本的强力约束,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人民币;2、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3、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其中,风险资本直接与资产管理规模挂钩,其计算系数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基金子公司的净资本是否符合风控,也将直接决定基金子公司可开展的业务规模。
某基金子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表示,按照新规公布的计算系数,一对一的通道业务主要适用于0.8%的系数,而一对多的通道业务则主要适用于1.5%的系数。按照三季度末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业务8.45万亿元,一对多业务2.7万亿的规模粗略计算,全行业需要对应的净资本在600亿元以上,而目前基金子公司总注册资本约在百亿元附近,缺口实在太大。
“很显然,三季度一些基金子公司的收缩已经带有主动意味,未来等新规落地后,旧项目陆续结束后就会看到行业数据的快速下行。”该总经理说。
股东实力定生死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股东实力强劲,能够为基金子公司补足净资本的缺口,那么基金子公司仍旧能够维持目前的资产管理规模水平。不过,各家基金子公司的股东背景差距太大,以至于有些基金子公司或将获得大手笔增资的同时,一些基金子公司却可能沦为股东的“弃子”。
一位基金子公司销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此前净资本和资产管理规模不挂钩,在业务飞速增长的背景下,股东以非常小的投入获得巨额利润回报,堪称“暴利”行业,这刺激许多小型基金公司也大力发展基金子公司业务。但如果监管新规落地,要想维持现有业务规模就需要股东进行动辄数亿元的增资,这不仅对股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财务压力,更重要的是,这将会急速降低资本回报率,降低基金子公司的吸引力。
“一旦资本回报率不具备吸引力,就会有一些小基金公司放弃子公司的业务发展。这样一来,基金子公司的业务格局将会重构,股东背景强劲的基金子公司将会主导行业发展格局。”该销售负责人说。记者 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