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证券> 正文

申万宏源:明年周期先“搭台” 成长仍是“重头戏”

申万宏源11月23日在北京召开2017年A股投资策略会上表示,多重上行催化有望共振,2017年机会大于2016年,且明年年中熊市会结束。结构上,明年上半年价值股,下半年成长股,如果价值风格年末极端演绎,2017年初风格就会提前回到成长。

明年年中熊市结束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团队认为,中美欧财政扩张可能构成上行期权,三类增量资金可期:房地产的钱,外资的钱和配置机构的钱。改革预期升温,预期明年年中熊市就会结束。短期来说,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限售股仍对市场形成结构性压力。

全球扩张财政预期暂无法证伪。2017年中国最重要的宏观对冲格局是地产“挖坑”,财政扩张填坑。2016年如果没有地产刺激销售加速,M1的增速可能需下修7.84%,M2增速也需下修1.83%,地产收缩对于货币创造机制的挑战不可不察。如果2017年地产投资增速回到0%,但GDP仍要维持6.5%的增长,基建投资的扩张需接近20%,难度较大,但并非不可为。美欧转向财政扩张是暂时无法证伪的乐观预期,尽管面临阻力,但极端实用主义的特朗普不断尝试突破约束仍是大概率事件;欧盟各国大选年,许诺宽财政创造就业将成为在野党上位的利器。总体而言,中国继续扩张财政,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较小,而美欧财政扩张进程超预期可能构成重要的上行催化。

此外,受困于本国“资产荒”的各国资金,纷纷将希望寄托于海外“模糊的彼岸”,资金出海在各类资产中寻找超跌的资产“填坑”成为了全球最有效的配置策略。2017年广义权益类资产可能成为破解困局的下一个出口。而投资新经济、驶向“无人区”的航行可能仍需义无反顾。

房地产市场的钱、外资的钱和银行保险的钱将可能形成共振,广义股权(含A股)可能成为资管行业破解“资产荒”困局的下一个出口。申万宏源指出,三类增量资金可能形成共振利好广义股权市场(港股中盘、A股、新三板甚至部分VC):一是2017年“股房跷跷板”发挥作用的条件可能被满足,居民“买房钱”可能转向股市;二是短期“强美元+强美股+强大宗商品+资金回流美国”反映了较为乐观的经济复苏预期,人民币随之快速贬值,但中期“中美双极”全球格局决定了未来两年持续的快贬难以持续,2017年人民币还需要继续贬值的预期可能出现明显分化,人民币汇率将有望走出阶段性贬值到位的特征,这将明显提升中国资产对于全球配置资金的吸引力,叠加A股纳入MSCI的概率将继续提升,外资增配A股可期待;三是保险监管趋严,“资产荒”未必有边际增量,但存量再配置压力的上升决定了配置权益的意愿仍可能提升。

A股核心驱动力改变

申万宏源认为,A股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正由保险加仓的分母驱动切换为需求复苏预期的分子驱动。

2014年下半年开始,A股市场上一轮牛熊由资金和风险偏好驱动,市场的主要矛盾在分母上。但2016年以来,A股与PMI走势的相关性又重新提高,特别是四季度以来,中美经济数据的持续向好,叠加特朗普上台扩张财政的预期明显升温,A股市场的核心驱动力由保险加仓的分母驱动切换为需求复苏预期的分子驱动。展望2017年,申万宏源对于一季度之前的经济上行趋势充满信心,但盈利改善能否度过“4月决断”的关口被最终证实仍存在疑问。

该研究所预计2016年、2017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5.8%、2.9%,非金融公司业绩分别增长21%、5.4%。这主要是基于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已开始挤压中下游毛利;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的趋势性下行也反映出企业经营效率仍在恶化;而2014年下半年开启的上市公司交易型金融资产占比提升的进程仍在继续,“脱实向虚”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分子改善持续推动A股上行的持续性存疑。

虽然2017年A股仍将是周期先“搭台”,但成长仍是“重头戏”。申万宏源认为,强周期板块仍是A股2016年四季度的主线,但代表未来的新兴成长经过长时间调整,在2017年春节后可能迎来“轻装上阵”行情。如果将视野放到2020年,具体的行业选择上,第一,军工有望受益于自上而下政策催化、雷达和海底专网等民参军细分行业业绩拐点、军工证券化率提升进程加速落地的多重催化。第二,国产汽车新爆款叠加后装市场存量积累,汽车后市场仍是挖掘结构性机会的重点,其中轮胎行业集中度提升,物联网则可能成为产业预期差较大的方向,新能源汽车、汽车轻量化等方向仍值得关注。第三,沿着财政扩张主线,新基建仍有望维持景气,轨交、高铁和PPP可能与“一带一路”战略共振。第四,物业价值仍有重估空间的商贸零售、周期轮动次序偏后的造纸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亮点。第五,快递、跨境电商新消费、创新药、生命科学、教育等新消费和服务业值得关注。第六,新经济投资,强调景气持续、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国产芯片、北斗等2017年有望上演“重头戏”。记者 朱茵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