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事不过三。在经历年内第三轮迅猛贬值后,上月底以来,境内外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初现企稳态势。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估或有望告一段落。
近期国际市场上美元转向高位盘整,为人民币汇价止跌企稳创造了契机,而从外储数据加速下滑之中,也不难看出货币当局维稳的努力,外部压力稍缓与内部托底力量,共同将人民币带离了前期快速下跌通道。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经济运行继续稳中向好,且美元汇率对加息预期反映充分,高位波动加大,再考虑到汇率维稳力度阶段性加大,年底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继续处于休整期。跨年后,个人购汇额度释放及季节性购汇需求增多,或重新加大人民币汇率下行压力。不过,在丰富的储备政策支持下,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不会失控,在主要非美货币中,人民币仍有保持相对强势特征的底气。
疾跌后企稳
在一路疾跌至7元附近后,11月底以来,境内外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出现了企稳迹象。
12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8731元,较上一日调升77基点。至此,该中间价已连续8个交易日运行于6.9元上方。
在中间价调升的带动下,8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高开在6.8796元,开盘后保持近期窄幅震荡格局,16:30收盘价报6.8799元,较前收盘价涨49基点。截至当日收盘,人民币即期汇率也已连续8个交易日高于6.9元。
香港市场上,8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稳中略升,截至当日北京时间16:30,CNH汇价报6.8929元,较前收盘价上涨33基点。Wind数据显示,12月以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已连续5个交易日高于6.9元。
在此之前,人民币对美元则遭遇了年内第三轮也是迄今为止最猛烈的一轮贬值。数据显示,10月初,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开始连续调低,并脱离前两个多月运行区间,整个10月,该中间价累计贬值863基点,幅度为1.29%;进入11月,短暂盘整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掀起了一波持续12个交易日的连续贬值行情,6.8元关口轻松告破,不久,6.9元关口亦宣告失守;11月25日,该中间价设在6.9168元,创了2008年6月12日以来的逾八年新低。此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转向低位震荡,过去一周多时间,累计反弹了437基点,但整个11月,该中间价贬值1224基点,幅度达1.81%,单月贬值幅度创年内新高。
进一步统计显示,10月至11月,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分别贬值3.25%、3.61%,贬值幅度超过了今年1月初和5月至6月那两轮贬值。期间,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最低贬至6.9270元、6.9650元,一度相当接近7元关口。
外忧缓 托底增
近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走势呈现高度的相关性。
10月初开始,随着美联储年底加息预期持续发酵,美元指数掀起了年内最持久也是最猛烈的一轮升值。10月份,美元指数上涨3.05%至98元上方。11月,受到美国经济继续向好、美国大选特朗普胜选引发的乐观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升温,对未来美联储加息幅度和频率的预期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美元继续大幅走强,美元指数在11月再涨3.28%,11月24日更一度升至102.05的过去十四年高位。
这一轮美元指数连续上涨,对应着人民币对美元连续的贬值;11月底,美元指数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又先后在创出阶段新高转入回调整理;两者运行趋势和转向节点基本一致,充分展现了美元在这一轮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中发挥的作用。近期,国际市场上美元转向高位盘整,无疑为人民币汇价止跌企稳创造了契机。
不过,从10月初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跌破6.7、6.8、6.9,就在向7元关口“冲刺”的节点上上演“急刹车”,很容易让人把近期人民币企稳与整数关口支撑联系起来。这种支撑,既有技术上的,更有心理层面的。事实上,在人民币一路疾跌的同时,市场对相关方面出手维稳的猜测从未停止。不少市场机构相信,人民币过快贬值容易在汇率贬值与资本外流之间形成相互的负反馈,进而加剧汇率波动及资本流动,无益于国内货币金融的稳定,因此适时调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速率是必要的。
在最近外储数据加速下滑之中,也不难看到货币当局维稳汇率的努力。央行数据显示,11月中国官方外汇储备降幅从10月的457亿美元扩大至691亿美元,这是外储连续第五个月下降,且降幅创1月以来新高。外管局官方认为四方面的原因造成了11月外储大幅下降,第一项便是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业内人士解释称,上月底以来,境内外市场上中资大行美元卖盘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美元流动性支持,则会造成外储和外汇占款下降。不难预料,11月央行外汇占款也将出现明显的下降。
中金公司报告亦指出,11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超过300亿美元,创下去年9月以来新高。央行可能加强了外汇干预以避免人民币超调、保持其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
除了释放美元流动性之外,近期关于外汇管理部门实施窗口指导,收紧资本管制的消息也屡见不鲜。彭博8日报道称,外管局日前发布了旨在控制资本外流的“窗口指导”,根据指导意见,资本项下金额超过500万美元的跨境资金流出必须经过审批。
总之,近期外部压力稍缓与内部托底力量,共同将人民币带离了前期快速下跌通道。
“事不过三”
俗话说,事不过三。在经历年内第三轮贬值后,今年前11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贬值3929个基点,幅度6.05%,全年创下年度贬值纪录基本没有悬念。而年底前这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有望迎来休整期。
首先,现阶段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已趋于一致,近期美元汇率升值对美联储12月可能加息乃至未来加息节奏可能出现变化已经有较充分的反映,而且意大利“宪改”公投失败的影响已有所体现,除非未来美联储大幅上调经济预期及政策前瞻,否则美元可能面临继续上涨动力不足的问题,甚至可能在加息“靴子”落地后出现一定回调。
其次,市场信息显示,大行在继续提供美元流动性,巩固人民币汇率企稳走势;整数关口面前,相关方面维稳汇率的意愿可能仍较强,与此同时,未来外管部门可能进一步收紧资本管制以应对资本外流,相应的,人民币贬值压力也可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再者,近期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和亮点增多,工业、投资、消费稳中有升,服务业加快发展;11月官方制造业PMI进一步升至51.7;历史上看,四季度往往也是我国出口旺季,海关总署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同比增长0.1%,进口同比增长6.7%,均优于市场预期中值水平,当月贸易顺差略降至446亿美元,但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经济稳中向好、贸易顺差维持高位,仍对人民币汇率构成有力的基本面支撑。
最后,随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加入SDR,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债券对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也将逐步显现。综合中债登、上清所最新公布的11月债券托管数据显示,尽管11月人民币汇率贬值较快、债市调整较大,当月境外机构仍净增持人民币债券156亿元,比10月增持量多3.5亿元;自今年3月以来,境外机构已累计增持人民币债券超过2100亿元。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年初个人每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将重置,届时外汇需求可能阶段性上升,同时,春节前后,出境旅游增多也可能造成购汇需求季节性上升,因此,跨年后,人民币汇率下行压力或重新加大。不过,官方仍拥有超过3万亿元外汇储备、还有应对汇率贬值的丰富政策储备,加上我国仍是资本管制国家,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即便人民币对美元重估进程没完,未来的调整也不会失控。而且,在主要非美货币中,近期人民币汇率仍相对坚挺,未来随着经济基本面改善、金融风险得到管控,人民币将更有保持相对强势特征的底气。记者 张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