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财经频道> 热点> 正文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6)》在京发布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6日讯 12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端智库论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际产能合作暨第五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

12月26日,《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6)》在京发布。

据了解,此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主编,集工业经济研究所全所之力撰写的连续出版物,已连续出版了21年,是国内发布最早、影响力最大的分析年度工业形势的专题报告。

报告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进行了解读。报告指出,对于工业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工业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工业供给要素质量和创新能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将工业资源从低端和过剩产业转移到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环节中,进而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从供给侧入手改善工业的潜在增长率。这个过程的实现,意味着工业增长新旧动力转换,意味着整个工业生态系统的变革。也就是说,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从供给侧的体制机制改革入手,从企业、产业和区域各层面推进,再造一个工业发展的新生态系统。这个新工业生态系统与原有的工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别是,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工业增长方式从劳动力和物质要素总量投入驱动主导转向了知识和技能等创新要素驱动主导,适应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根本需要。

报告提出了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报告指出,当前实质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推进企业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当前我国企业素质结构、企业产品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还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问题。在当前和“十三五”时期需要面对的关键任务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创新发展环境;二是推进产业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和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双管齐下”,实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价值链环节高端化;三是推进区域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的有效流动,化解资源配置在全球和地区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结构性矛盾,提高生产要素空间上的配置效率,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如何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是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认为,当前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过度依赖行政性手段,而化解过剩产能的市场机制、化解过剩产能的法律与金融途径严重受阻,兼并重组在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作用存在被夸大的倾向,这些不利于积极稳妥去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应重视破产机制(破产清算机制与破产重整机制)的作用,通过破产清算机制能有效清除“僵尸企业”与缺乏社会价值的落后产能,并迫使部分低效率企业接受高效率企业的兼并重组。而处置“僵尸企业”面临来自企业自身、利益相关方的巨大阻碍,具体表现为“判不准、舍不得、退不出、安顿不好”。应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特殊情况,应加强调研摸底工作,全面评估和科学界定“僵尸企业”,发挥市场机制清退“僵尸企业”的积极作用,严格执行企业退市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也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置路径。

工业绿色发展不仅是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报告指出,尽管在“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工业污染排放明显降低,绿色产业已成为当前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然而,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从供给侧视角分析,突出表现为:发展模式仍未摆脱要素驱动;能源供给的绿色化尚不能摆脱固有能源体系的束缚;技术创新在工业发展中的贡献率、高附加值行业在整个工业行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均有待提高,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虽逐步缩小,但仍然显著。在具体推进时,我国应注重强化环境约束,淘汰落后产能,扩大有效市场需求,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力争使工业污染治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 “助推器”。

在区域篇中,报告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各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必然应正视这一现实,通过差异化的区域推进,提升整体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对目前区域发展特征的统计分析基础上,报告指出,在推进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应遵从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的思路,秉持因地制宜、提高政策和制度的针对性等原则,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性。同时,提出加强规划战略引领、坚持市场主导、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等对策建议。

报告评估了国有企业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是供给侧的重要供给主体,也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主体。同时,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有助于开放和优化市场环境,从而也有助于激发其他供给侧的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为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如何发挥好国有企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带动作用?首先,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其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按照市场竞争要求,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压缩管理层级,加快去除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加快对分散产能的整合、重组,化解僵尸企业的经营困难,淘汰缺乏市场竞争力、自生能力和亏损严重的企业。其次,对垄断性行业领域的国有企业,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加快开放可竞争性市场,引入更加具有活力的非国有的市场主体,帮助推动改变现有的这些领域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低效率、弱竞争力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上的弊病。最后,需要加大国有资本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力度,着力提高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通过创造新供给和满足新需求,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