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岳
进入2017年以来,A股市场在开年涨了两三天后即迅速回落,截至上周五(1月13日),上证综指收盘略高于去年年底9.08点,深证成指跌破万点,创业板指连跌七日。A股这是怎么了?各界都在寻找原因。除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外,IPO发行“提速”被认为是市场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于这个因素,市场上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主流财经媒体引用2016年IPO数据来分析新股发行节奏。比如《证券日报》就撰文称,不必过度担心A股IPO发行节奏。数据显示,2016年A股共有280家企业拿到IPO批文,募集资金1843亿元左右。虽然IPO数量创五年来新高,但融资规模较去年却有小幅下降。该文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必然伴随着股市的正常融资功能。
其他各家主流媒体也从不同层面对IPO发行结节奏进行了解释,认为IPO加快发行不是市场动荡的原因。这些媒体认为,2017年以来,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增加新股供给,意味着监管层希望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市场下跌不是因为审核速度加快,而是信用环境偏紧导致的。
但一些机构和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显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造成目前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股发行节奏的加快,监管者应更多考虑市场的接纳能力。
以上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似乎谁也不能说服谁。那我们就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看一看下面这组数据。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6年A股市值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度A股市值收于50.62万亿元,对比2015年的52.99万亿元市值减少4.46%,创出历年年底市值的第二高;A股整体估值为19.82倍,较2015年的23.62倍有所下降,市值和估值的双降显示出A股整体市场挤压投机泡沫,夯实了市场基础。
通过计算得知,2016年IPO募资1843亿元约占A股市场的0.36%。市场各方对2016年(除去1月份的特殊情况外)A股市场的表现总体满意。这一年中的后11个月,A股涨幅超过8%,市场也接受了新股发行适当提速的事实。
依据去年IPO的情况,有机构预计今年IPO融资总金额将达2200亿元-2500亿元,达到320家-350家左右。不考虑A股市值变化情况,即便以2500亿元的最高额来计算,今年IPO预期融资规模也仅占去年年底A股市场市值的0.49%。
这组数据说明,市场对于IPO融资总量的承受是有一定限度的。尽管今年以来IPO融资规模并不大,但发行数量的提升仍会引发市场的错觉:注册制已实质性启动,今年IPO融资规模会大幅上升。笔者认为,消除这种错觉的方法就是给出每年IPO融资规模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有了这样一个数字,就可以让市场各方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期。
目前,宏观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些指标是有明确增长预期的,比如M2、财政赤字等。IPO发行是否也可以设定一个融资规模的“小目标”,以强化A股市场的预期管理,这需要监管层和市场各方群策群力共同筹划。